《走进贫困村工作日记》1
2月26号恩施电视台正式开启“春到贫困村—记者进农村、住农家、问农情”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
我非常荣幸的成为了当中的一员,我们前往的是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在谭总的带领下我们组来到了洞下槽村。这也是晚第一次走进恩施的大山当中,起初充满了好奇。但是当我们真正的走到贫困户的家中的却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冲击。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这次来到这里的真正任务。我们的任务是在这一次的走访当中了解“尖刀班”在这里为每一户农户所做出的努力和我们要通过我们融媒体的形式报道出最真实的洞下槽村。用我们媒体的力量来帮助洞下槽村的贫困户。来让更多的人认识这里、了解这里、帮助这里。
第一天我们小组7人分配任务,定下主题。就以最快的速度深入农户家中。我们来到的是农户李焱的家中。李焱是一名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乡创业。他们选择养殖“跑山鸡”同时配合茶叶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发展。并且利用电商平台来开展外销。把全新的思想和方式带到了洞下槽村。我们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新农村的新的发展模式。配合现在州政府的帮扶政策和“尖刀班”的努力共同发展。我们在对李焱的采访当中也了解到了他们的困难和需求。我们也要通过融媒体的宣传来帮助他们的推广,也让我们更多人来了解到我们的新农村的发展和改变。
在当天我们也通过电视采访和电台连续以及云上恩施的方式对洞下槽村进行了宣传。在晚上我们也和“尖刀班”的成员共同开会,了解到了“尖刀班”在来到洞下槽村所给他们带来的改变和努力。同时定下了第二天的工作放向。我们将会在第二天对“尖刀班”成员李寻求进行全天的跟踪报道,了解“尖刀班”成员的一天。以便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到洞下槽群众的需求和“尖刀班”是如何带动洞下槽村走出贫困。我们也会用我们的报道给洞下槽村的带来更多的帮助。
第二采访组
贾可
2018.2.26
《走进贫困村工作日记》2
2月27号恩施电视台正式“春到贫困村—记者进农村、住农家、问农情”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
今天是我们小组在洞下槽村的第二天,在第二天的清晨小组全体成员集合之后我们分工两队。一组了解全村情况,另外一组前往异地搬迁户易群的家中。我是第二组,在前往异地搬迁户的家中的时候已经下起了蒙蒙细雨。伴着晨雾和细雨。我们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在前往的路途中我们发现该路段还有部分路还没有硬化完成,路面非常泥泞。经过了解我们知道该路段的硬化工程已经被提上了2018年洞下槽村的重大改变之一。在到达易群的家里后我们了解到了他们家是在腊月二十八搬到新家当中。在新家里过上了团圆年。
在当天下午我们翻山前往一位92岁老人谭家甄的家中。在“尖刀班”的陪同下我们同老人沟通、了解到了老人的需求和老人的家庭状况。我们也看到老人所居住的房屋已经处于危房的状态。我们也通过“尖刀班”了解了我们能为老人做什么和老人的需求。
在傍晚我们同“尖刀班”前往易群的家中和易群一家人吃了农家饭。和易群一家人聊了异地扶贫搬迁户的需求和水电路的整体情况。在了解完情况后,已经半夜11点多。而我们同“尖刀班”队员共同徒步从山上走回住处。因为下了一天的雨,所以道路很是泥泞。但依旧抵挡不住“尖刀班”队员和我们小组全员的热情。
在回到住处后虽然很累、很疲倦。但是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希望和热情。
贾可
第二采访组
2018.02.27
《走进贫困村工作日记》3
今天是2月28号恩施电视台“春到贫困村—记者进农村、住农家、问农情”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的第三天。
在今天我们开展了“主持人和尖刀班成员以及大学生预备队,共同栽种银杏树苗”云上恩施的直播活动。我们到达了桂花组贫困户朱明迟家义务栽种银杏树,现场还将有专业的技术员为大家讲解银杏树的科学种植以及培育方法。通过云上恩施的直播把村子当中最真实的情况反馈给所有的观众。
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尖刀班”和我们的组员还有预备队成员共同上阵为贫困户帮忙种树苗。还知道了部分农户致贫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像朱明迟这样的贫困户是因为自家的土地状况相对较差无法种植茶叶。而种植银杏树确是“尖刀班”想出的脱贫致富的新出路。这一次也将会给贫困户朱明迟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就像是当天的天气一样,雨过天晴。代表希望与阳光。同时我通过这一次的活动也给贫困户带来的希望。
在一天的忙碌之后我们回到了住宿地点,研究第二天的工作方案和选题。我们将会在第二天中兵分两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找出更多的新闻亮点。一组将会去将完善种植树苗活动的选题。另外一组将会前往依靠电商创业的青年李焱的家中进行专题采访。
我们也希望在新的一天当中迎来更多的希望。为洞下槽村的贫困户带来更好的宣传和更多致富之路。
贾 可
第二采访组
2018.02.28
《走进贫困村工作日记》4
今天是3月1号恩施电视台“春到贫困村—记者进农村、住农家、问农情”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的第四天。
不知不觉已经4天的时间,时间过的很快。但是在这短短的4天时间当中每一次我们走到农户的身边都感受到了农户们的淳朴。我们也了解到了很多贫困户都是因病致贫。家庭当中那微薄的年收入还要拿出很多钱来治病。看到了他们的生活我们更有为他们把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体现出来,宣传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他们,帮助他们。
在第四天的早晨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前往返乡致富创业的年前人李焱的家中进行深度采访。而我们这一路是前往在第三天银杏树种植的贫困户朱明迟的家中补镜头和采访。再一次的来到朱明迟的田里首先看到的就是朱明迟在地里种植树苗。在采访中了解到他对这一次种植朱明迟充满了信心。说这将会对他整个家庭产生很大的改变。朱明迟制贫的原因是因病致贫和因学制贫。朱明迟的妻子是骨质增生每个月都要花上几百块钱,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但是他们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而且在“尖刀班”成员当中有一位是白杨坪林业站的副站长李和平对洞下槽村进行知识扶贫。无论是种植还是到收成都能够进行知识指导。这就能够体现出“尖刀班”不仅仅是在完成让老百姓脱贫的任务,更是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
每一天的日记,每一天的收获。但我们在当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一种幸福和希望。希望我们能够把幸福和希望传递下去。
贾可
第二采访组
2018.03.01
《走进贫困村工作日记》5
今天是3月2号恩施电视台“春到贫困村—记者进农村、住农家、问农情”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的第五天。
不知不觉已经5天的时间,时间过的很快。我们走进贫困的时间已经快要临近尾声。但是在这5天时间当中每一次我们走到农户的身边都感受到了农户们对于我们工作的支持和欢迎。在这五天的时间当中我们采访了很多人他们无论生活多么的贫苦,他们总是用微笑面对。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生活的态度。
在第五天的清晨我们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和晨雾出发,我们前往了两户贫困户的家庭当中。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在这一天当中我们看到了洞下槽村的村民还是生活在过年的氛围当中。在采访的过程当中我们走到他们的身边了解了他们的贫困的原因和对于今后生活的期望。他们常常说在“尖刀班”的帮助之下他们对于今后生活的期望是越来越高,认为能够在党的政策和“尖刀班”的努力下变的越来越好。同时自己也会提升内生动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其实在当他们说出自己对于今后生活的希望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的淳朴。他们用笑容面对生活,同时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下午的时候我们全组人员集合前往村民的家中过正月十五,在这一天我们和村民们一起欢度节日。我们用视频和声音记录下了这个欢乐的时光。回想起来或许这次的活动很苦、很累。但是我们的收获远远的大于我们的付出。我们看到的贫困村的生活,感受到了他们的困难与生活之艰辛。我们用影响和声音记录他们的生活。我们也看到了“尖刀班”成员的默默付出和辛劳。用“尖刀班”成员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实事儿,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村民的生活。当我们过上几年或者十几年再回来的时候,我们不会后悔。我们让他们的生活改变了。
而对于我们所有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每一天的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有新的新闻。我们用新闻陈述事实。用新闻的力量改变他们的生活。用新闻的力量传递正能量。
贾可
第二采访组
2018.03.02
“春到贫困村”大型融媒体采访第二组采访心得体会
贾 可
不知不觉5天时间已经过去,我们走进贫困村的时光已接近尾声。5天时间里,我们每走近一家农户,都能感受到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欢迎;五天时间里,我们采访了很多人,感受到他们无论生活多么的贫苦,都总用微笑面对。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生活的态度。
在第五天的清晨,我们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和晨雾出发,我们前往到两户贫困户的家庭当中。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村民们沉浸在节日的氛围当中,为我们诉说了他们对于今后生活的期望,而说得最多的就是 “尖刀班”的帮助让他们对于今后生活的期望是越来越高,认为能够在党的政策和“尖刀班”的努力下变的越来越好,
其实在当他们说出自己对于今后生活的希望的时候,我们每个人也受到感染。
下午,我们全组人员集合, 前往村民的家中过正月十五,在和他们一起欢度节日的过程中,我们用视频和声音记录下了这个欢乐的时光。回想起来或许这次的活动很苦、很累。但是我们的收获远远的大于我们的付出。我们看到的贫困村的生活,感受到了他们的困难与生活之艰辛。我们用影响和声音记录他们的生活。我们也看到了“尖刀班”成员的默默付出和辛劳。用“尖刀班”成员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实事儿,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村民的生活。当我们过上几年或者十几年再回来的时候,我们不会后悔。我们让他们的生活改变了。
而对于我们所有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每一天的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有新的新闻。我们用新闻陈述事实。用新闻的力量改变他们的生活。用新闻的力量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