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云上恩施报道(特于记者 汪盛华 于露露)5月9日,记者从宣恩县农业局获悉,宣恩县马铃薯主粮化已经起步。
“马铃薯主粮化是指把马铃薯当主粮吃,以增加人们的主粮品种,改善膳食结构,提高饮食质量和水准。”宣恩县农技中心副主任覃孟州介绍说。
在宣恩县的城乡居民家中和城乡餐馆,人们经常吃着由大米和马铃薯烹制成的“洋芋饭”,“洋芋饭”已成为一种远近有名的地方特色饮食品种。
据了解,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马铃薯栽培经验、养成了连年种植的习惯。加之马铃薯对土壤、气温等条件适应性强,富含淀粉等多种营养成分,口感好、助消化、老少皆宜,种植增产潜力大,对资源环境无破害,马铃薯在宣恩县已形成稳定的种植规模。宣恩县2015年种植马铃薯14.66万亩,产量10.81万吨,产值1.5亿元,马铃薯产量折主粮后占全县粮食总产的16%,占夏粮总产的98%。全县农村人均鲜薯占有量300公斤,马铃薯加工转化率达到3%。
宣恩县大力创造科技兴薯的环境,宣恩县乡村各级、宣恩县农技部门和宣恩县明礼生态农业公司、宣恩县宣浙生态农业公司、宣恩县椿木营惠民蔬菜专业合作社3家企业,依托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的技术优势,在土壤肥沃、气候冷凉、隔离条件好、病虫传播媒介少的椿木营乡、珠山镇东门关村等高寒地区建立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2000亩,年提供马铃薯原种200万公斤,在宣恩县年推广种植1.5万亩,为宣恩县推广脱毒马铃薯种植打下良种和技术基础。
宣恩县马铃薯加工转化工作起步。坐落在宣恩县椒园工业园的恩施州亚麦食品公司2015年开始实施国家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试点项目,当年加工销售马铃薯主食化糕点系列产品250吨。晓关侗族乡的宏图现代农业公司2015年加工鲜马铃薯3000吨,主要加工的有马铃薯淀粉、薯片、粉丝、干果等产品。
同时,宣恩为解决好开发马铃薯产业、实施马铃薯主粮化过程中存在的晚疫病病害危害大、良种覆盖率低、比较效益差、市场主体不强、政策投入不足等问题,制定了“十三五”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决定以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为契机,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和种植户主体、科技支撑、绿色发展”的开发思路,发挥宣恩县的生态优势、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主攻单产,提高质量,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培育地方名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把马铃薯产业做成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经济和养生效益高的优势支柱产业。
(责任编辑 王振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