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 | 黄婷:援藏一次,不枉一生

2018-03-08 15:07  



9月16日,鹤峰县中心医院举办隆重的报告会,欢迎援藏归来的该院超声影像科主治医师黄婷。

“援藏一次,不枉一生!”重回分别一年的大集体,迎着一双双热情而敬重的眼神,黄婷用这句话道出她的援藏感悟。

挑战极限为爱坚守

2016年7月底,黄婷满怀“把党的温暖送到藏区去,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藏族同胞服务”的信念,离开家人、同事、朋友,途经千山万水,来到遥远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妇幼保健院,担任该院超声科副主任,扛起保护藏民健康的责任。

蓝天、雪山、草地、牛羊成群……在向往西藏的旅客心目中,这里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然而,对于黄婷,等待她的不仅只有神奇和美丽。

山南市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海拔3000多米,空气稀薄,年平均气温最低6℃,最高8.8℃。在海拔600余米,四季分明的鹤峰已经生活37年之久的黄婷,如此悬殊的气候差异让她难以承受。

强烈的高原反应是援藏的第一重考验,“我是医生,自己开药缓解头痛症状,喝点牛奶帮助入眠,但头晕等症状就只能靠意志来支撑。”

高原反应的症状有多厉害?7月初,该院院长骆渊海和该县组织部干部前往山南市考核黄婷的援藏工作,“下飞机才几小时,嘴唇发乌,双手发乌;4个晚上,每晚勉强能睡1到2个小时。”

黄婷所在的超声科仅有职工3人,其中1人驻村、1人进修,她必须倾注全部的精力,经常加班或顶班,即使身体不适,也必须坚持,以保证就诊患者得到及时的检查。入藏不久,黄婷的左眼不明原因地突发急性化脓性眼睑炎。“手脚都能动,大脑也能够思考。院领导、同事都劝我休息几天,但我还是强忍着疼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坚持了一周。”

缺氧,但不能缺精神。高原的冬天,氧含量更低。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高强度工作、长期失眠的多重作用下,不知不觉中,黄婷的视力逐渐下降,满头秀发不仅平添许多银丝,还导致大把大把地脱落,出现较严重的“斑秃”。这些,都没有让黄婷放弃。

倾心援藏授人以渔

愈是艰苦,愈要坚守。

山南市妇幼保健院负责人向考核组骆渊海一行亮出黄婷的成绩单。

“一年里,黄婷完成超声影像检查近4000人次,急诊加班10多次,顶班30多天;组织开展早孕期胎儿11至13周+6天的颈后透明层检查、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小儿腹部超声检查等近10项新业务。”

“在黄婷的带领下,科室病人量明显增加,从以前每月接诊约600人次提高到每月接诊900人次左右;科室收入同比上升125%。”

“每月的病人满意度调查,黄婷多次被就诊患者及家属评选为‘最满意医务人员’;该院2016年度总结及表彰评比中,黄婷被授予‘最佳绩效奖’荣誉。”

援藏更要留智。黄婷时刻不忘“传帮带”的援藏使命,边做边教,努力让身边医生逐渐掌握规范化的产前超声检查。

“一对一”带教过程中,她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耐心地借助现场操作,帮助当地年轻的科室医生旺久学习、钻研。后来,旺久熟练掌握了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小儿腹部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等10多项新技能。百分制考评中,旺久的每项考评均达到80分以上,在黄婷的帮助下,迅速成长为一名业务精熟的超声科医师。

“黄婷不仅推广专业知识,还将内地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融合和推广,加快妇幼保健院创‘二甲’工作的步伐。”该院副院长旦增晋美介绍,黄婷主动帮助医院完善“医疗质量控制、病人随访制度、‘危急值’登记、疑难病例讨论”等规章制度,主动针对“创甲”要求,查问题、找差距、寻对策。今年6月,该院已经全面完成自查工作,为“创甲”工作开展及持续改进找准了方向。

“离开山南市时,同事、患者为我献了很多哈达。”黄婷说,这一年,没有辜负藏民的期望,没有辜负亲人和同事的厚望,她很满足。

来源:鹤峰网 记者 陈勇

(实习编辑:王雪如)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