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 | 新闻特写:承载脱贫希望的水稻产业

2018-03-06 19:09  





云上恩施报道(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周嘉利) 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但如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老百姓要靠种植水稻致富,光有数量可不行。眼下,白杨坪洞下槽村的“尖刀班”正赶着春耕时节,为当地的传统稻米产业谋划新出路。
“把它做成绿色的水稻种植产业,提升大米附加值。”近期,趁着晴好天气,洞下槽村“尖刀班”班长谭剑正带着州农科院的专家在老村组考察水稻产业。今年,他的目标就是要让这里的大米卖出好价钱。
据了解,在白杨坪洞下槽村,大部分老百姓都靠种茶叶赚了钱,而老村组受地理气候影响,村民却只能以传统水稻种植维持生计,如今,请专家来这里支招,也是村民们的脱贫期盼。
“我想弄成合作社的形式,把田块利用起来,搞绿色大米,让地方人民增加收入。”白杨坪镇洞下槽村老村组返乡能人谭庭见说,这次他回家创业乡就是希望带着百姓一起靠着大米产业致富。当天,他极力向专家们介绍家乡发展大米的各类优势,希望尽可能多的争取到帮助和支持。
“种子我们负责,还会引进商家收购,让老百姓不担心。”座谈会后,州农科院专家现场表示会大力支持老村组的水稻产业发展,同时提议走小而精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农田里,专家们和“尖刀班”成员边走边看,一同为老村组的大米产业谋划发展方向,这不仅让谭庭见在家乡创业更有信心,许多老百姓自主脱贫的积极性也被带动起来。
(责任编辑:秦辰宇)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