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利万高速开通日,利川市长张涛(左一)在利川西出口迎接万州游客。
图为:2017年8月11日,湖北利川成为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第15个成员单位。
图为:2018年1月19日,利川登上万州首届三峡乡村旅游节。
图为:武陵山明珠——利川城区一角。
图为:飞架南北——利万高速凉雾清江大桥雄姿。
图为:利川党政代表团赴万州区石柱县考察产业扶贫。
图为:利川新姿迎客来。
图为:万州投资客,让曾经荒凉的苏马荡成为避暑胜地。
图为:利川节目《太阳大得很》登上万州春晚。
图为:万州杂技登上利川春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正在积极对接、深度融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三峡全域旅游圈”“成渝经济圈”的恩施州利川市,注入了加速发展强大动能。
一条路,两座城,联接起了千千万万的利万人。
2月8日,经历四年爱情长跑,利川小伙邬建均和万州姑娘黄雨潇走进婚姻的殿堂。“利万高速通了我们就结婚。”黄雨潇曾经对邬建均说。
“利万高速没通车前,从万州到利川要近3个小时的车程,专线车次少,确实不太方便。”
如今利万高速开通,从万州到利川不到一个小时车程。“现在我们定居利川,感觉和住在万州城里没什么两样。”
美好的愿望变为现实,利万高速联接起了他们两家人,也联接起了像他们一样的家庭,距离不再遥远,两座城市更加亲切紧密。
一条路,两座城,新的故事,天天上演。
2月5日,在利川市2018年春晚的舞台上,万州电视台2名主持人应邀联袂参与主持,重庆三峡杂技艺术团表演的杂技《如影随形》,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此前,利川节目《太阳大得很》也在万州的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让万州市民耳目一新,好评如潮。
随着利万高速建成通车,利川、万州两地互动频频。
正式通车之日,利川高调宣布政府单边买单湖北段通行费至今年4月25日,利川市长张涛赴高速路口接待第一名万州来客,借机推出“99元玩遍利川五大景区”“万名万州人游利川”“土家刨汤民宿文化节”等活动。
随后,万州区长隔空喊话:今年春晚我们一起“闹一把”,推出万州景区向利川人打折的优惠,诚邀利川参加首届三峡乡村旅游节。
A抢抓新机遇
2017年底利万高速全线通车则让利川成为渝东北数百万人乘坐高铁外出的最便捷通道,在利川火车站,每到站一列动车、高铁,重庆万州、云阳、奉节专线车抵近服务的声浪已超过利川本地客车。
十年前,利川这个湖北伸入重庆腹地的“半岛”,虽与重庆市黔江、彭水、石柱、万州、云阳、奉节六区县接壤,却与重庆周边很多时候仅仅停留在“借道而过”的层面。利川是重庆东进必经之地,而利川西出必走重庆,重庆江北机场、万州机场和长江码头,是利川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协作也仅仅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
近几年,随着宜万铁路、沪渝高速、渝利高铁、利万高速的开通,鄂渝边际再不仅仅是车站那点喧嚣。利川逐渐成为边际交通小枢纽,特别是利万高速在省际间最终打通了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沪渝高速、沪蓉高速“任都二脉”,也在一小时空间内连通了国家战略层面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与三峡城市群、旅游圈,而利川则成为桥头堡。
两“脉”贯通、两“圈”交通,给两地带来的是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抓住时机,瞄准市场,近年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发力,利川迅速成为鄂渝经济协作的重要窗口。与万州等周边加快协同发展,对利川带来的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
利川主动作为,加快融入步伐,撬动区域协同发展。仅今年元旦期间,利川系列举措吸引三峡平湖方向的重庆游客,借助利万高速“一步上岸”登山赏雪,引爆“冰雪经济”,弥补了冬季旅游的短板,各景区共接待游客30823人次,同比增长10.3%,实现旅游收入392.8万元,同比增长9.6%;1月18日,利川数十家企业带着土特产品,走进万州首届电商年货节,个个赚得“金满斗”。
B培育新优势
2月8日,建南镇双龙村特困户贺堂树抢抓晴日整地打垄,为春节后辣椒育苗做准备。2017年他种了1.5亩圆辣椒,收入近万元。尝到甜头的他,又准备今年扩大面积。
借助重庆石柱"辣椒红"产业发展平台,2017年利川建南镇辣椒产业带动农户2500多户,实现销售收入1236万元,使358户贫困户脱贫。今年该镇又与石柱方面签订了3000吨朝天椒鲜红椒收购合同,对农户实行最低保护价1.50元/斤的保底政策。目前,21个村4000亩辣椒种子已全部采购到位。
而重庆万州则借力利川发展长毛兔产业。利川建南被赞誉为“楚天长毛兔第一镇”“中国毛兔业首强镇”,主要归于利川市乐福畜产有限公司养殖技术先进,不但在当地养殖了12万只长毛兔,还带动了石柱县的临溪镇、悦来乡、桥头镇,万州区的走马镇等12个乡镇共8万多农户养殖长毛兔。
2017年, 利川市乐福畜产有限公司销售收入9611万元,利润总额593万元,完成税收73万元,使鄂渝边界4万多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湖北西极乡文斗乡与毗邻重庆乡镇间近年也建立起了兄弟情谊,与石柱县合作发展了1200亩花椒,与彭水县合作建起桑蚕基地500亩,与黔江区合作郁江两岸18个村融入黄溪镇榨菜原材料生产基地。
利川与周边的重庆区县还在黄连、莼菜等产业上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利川黄连留存面积近1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栽培技术全国领先,每亩620公斤的单产居全国之首,2016年黄连基地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全国黄连科普示范基地。香连药业生产的香连片等“鸡爪黄连”药物名牌产品畅销全国药品市场。利川黄连经农业部信息中心评估,品牌价值达5.99亿元。
重庆石柱县也在发展基地的同时建立黄连市场,与利川共享黄连原产业保护利益,还启动了黄连种植系统的申“世遗”计划。
莼菜在利川最先发现并规模化发展,重庆石柱等相邻区县也迅速引种。利川形成了莼菜产业链,2017年莼菜产品出口创汇近1000万美元,而石柱则着手发挥“莼菜+”效应,打造以莼菜文化为主题的农业公园。
利川与周边重庆区县山同脉、水同源,有很多相似的资源优势,尤其在绿色食品、清洁能源、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上都有着极强的区域优势。
绿色产业是最大的优势成为两地共识。近几年两地在竞争中合作,共建基地、共护市场、共创品牌,共同培育绿色大产业。
2017年9月20日,利川市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市石柱县,就产业扶贫工作、康养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考察交流。
一系列的交流活动让两地增强了合作共赢意识。利川把“积极协作、精准对接、合作双赢”作为高点开放、对接区域各县市的行动准则。
C激活新能量
新优势在绿色产业,新能量则在深度协作。
利川、石柱两地连续6年推出“清爽黄水·凉城利川”渝鄂民俗生态主题旅游,已成“三峡全域旅游圈”一张新名片。
随着利万高速开通,两地旅游协作加速向纵深推进。利川与石柱、万州、云阳、奉节分别建立旅游协作机制后,去年8月正式成为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的第15个成员单位,并协调渝鄂旅游协作会议暨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2017年第二次联席会议在利川市召开。利川也融入到共同打造“四季长江一路风光”黄金旅游带平台之上。
杨东河水电站是利川市、石柱县和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中型水利工程项目,右岸为石柱县黄水镇枫木乡,左岸为利川市建南镇太阳坝,坝址距黄水镇29公里,距建南镇17公里。该项目总装机4.8万KW,年发电量1.61亿Kw.h,总投资6.2亿元,于2012年建成,不仅为利川带来了年均615万元的税收收入,还每年带来了1.5万人次的观光游客。
深度协作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合作更为密切。截至目前,利川境内涉及的跨区跨界(重庆)水电项目为杨东河水电站、石笋河水电站、大滩口水电站、长湖水电站及峡口塘水电站。其中已经建成投产的有杨东河水电站、大滩口水电站,目前在建项目为石笋河、峡口塘及长湖水电站。在横亘两地的齐岳山脉上,两地正合力开发华中最大的风电场。
“设施共建,空间整合,产业联动”的深度协作理念已传导到利川的建南、文斗、谋道、柏杨坝等边镇。大力建设与重庆接壤的公路网,利川全市已建成500多公里省级以上出渝通道。仅建南镇就已建成90多公里的连接线,开通运营15条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50公里。
利川市乡发力,全面开放,深度协作,盘活了资源,激活了新能量。目前,利川的谋道、柏杨等乡镇也纷纷与重庆接壤的乡镇展开合作,迎来投资热。其中,仅谋道苏马荡吸引投资过100亿元,成为鄂渝边区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2月8日,利川市委春节前最后一次常委会议审定了2018年市“四大家”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清单,其中深化周边合作探索列为重大改革和活动项目之一。市委书记沙玉山提出加大向西开放力度,对接重庆、万州等地,谋划推动万恩黔经济带,推动形成武陵山康养产业联盟。
来源:湖北日报 http://zy.cnhubei.com/dongxiang/qQ5faeX100
(责任编辑 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