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人都在重温《还珠格格》,却遗忘了比它更重要的!

2018-02-09 17:02   青春恩施州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消失了几年的《还珠格格》

又双叒叕重播了

画面一出现

洗脑神曲即刻蹦出脑海

勾起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回忆!


让人奇怪的是

80、90后其实性格和喜好上都差得挺远的

为什么《还珠格格》却能成为共同的童年回忆?

底下齐刷刷地回复

因为它一直在重播啊!

的确,以往的每个春节都是《还珠格格》陪伴我们度过的,它以独特的魅力从98年开始,风雨无阻,春节准时相伴。直至2013年,作为寒假保留节目的《还珠格格》突然消失了,大家纷纷表示:没有还珠,我的春节也都不完整了!

其实团团想告诉大家

对于咱恩施人来说

你的春节不完整

不仅仅是因为没有了还珠

更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

一些年俗已逐渐被我们所忽视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

是南方人的小年

也就是说还有不到一星期就要过大年啦

你是否如小时候一样期待呢

借此良机

我带大家回忆回忆过年的那些习俗吧

打糍粑

每每到了年关,家家户户腌鱼肉,制阴米,磨汤圆,烫豆折,爆蚕豆,炒花生,嗵炒米,熬白糖。打糍粑是最热闹最精彩的重头戏了。

外面冰天雪地,打糍粑现场则热火朝天,捣臼声铿锵有力。人们有说有笑,那欢快的场面,融洽的气氛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也饱含着对未来的期盼,把乡里人的欢乐仿佛都捣进了吉祥如意的糍粑里。

宰年猪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养上一两头猪,临近新年的时候,都会忙着杀猪过年。由此,农村人家过年拉开了序幕!

赶场

赶场就是赶集的意思。从这一天开始,人们都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早早的出门,走上十几里的山路到集市赶场置办年货。背个背篓,将过年要用的东西买好了全部背回家!

最高兴的当然要数小孩子们了。因为这一天可以挑选他们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和玩具,同时爸妈也会给他们置办新衣,爸妈几乎都会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

推豆腐

推豆腐,可享受一豆三吃的口福:喝豆浆,品豆花,吃豆腐。水重滑嫩的叫水豆腐,可开汤;再榨干点水分,适宜煎炒;制豆干,得榨尽水分。一斤黄豆能推多少豆腐?有经念的老人回答:“用豆子打豆腐,水多豆腐就嫩,一称就显重;水少豆腐就老,一称就显轻—— ‘豆打豆腐无定数’。”

还记得有句儿谣叫做:“推磨噶磨、推的粑粑好七(吃)不过、接嘎嘎、嘎嘎不七(吃)酸粑粑,接舅母、舅母不七(吃)酸豆腐。”

推汤圆

糯米是前几天就泡上的,每天要把盆里的水换成清水、把石磨用清水冲洗干净,推汤圆粉子就开始了。

小朋友们就在一旁负责添磨,“轰轰轰......”石磨旋转着,一勺勺的酒米和着水从磨洞加进去,白白的米浆顺着磨缝流下来,汇集到磨槽里,源源不断地流进布袋。推好后,用绳子把袋口捆扎好,再把布袋悬挂起来,口袋里面的清水顺着袋角往下滴,等水滴干剩下的粉子就可以包汤圆了。

打扬尘

人们在过小年前一天要搞大扫除,叫“打扬尘”。这类清洁平时是不大做的,到要过年的时候,就会把房间彻彻底底的清扫一遍,恩施话为“打扬尘”。以前农村是烧的柴,屋顶上方上面全是黑漆漆的一层灰尘,随着生活水的提高,现在的家庭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很少有烧柴的了,但是大打扫还是必定的!

贴对联

贴对联,也是传统年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到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记得小时候没有固体胶或者双面胶,家里贴对联都是用的“糨糊”贴的!

团年饭

年夜饭是指农历除夕在堂屋设宴吃团年饭,目的是一家团聚并共度农历新年。团年饭是一年间最丰盛的一餐饭,倾家中所有,一样做一点,猪身上从头到脚、五脏杂碎都要入席,所谓“有头有尾,有蹄有腿”。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过年时,走在路上

没听到哪家电视里传出一声“皇阿玛”

没看到哪家门前贴着崭新的对联

没感受到街上熙熙攘攘的赶集大军

这年味似乎就淡了点

既然《还珠格格》都没有停播

传统年俗又怎能遗忘呢?

来源:青春恩施州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8zVMpgD_0SLdFPFw9fE7g

(实习编辑:徐扬)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