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收藏!原创恩施24节气图惊艳发布

2018-02-07 15:24   恩施新闻网  


常常对生活在恩施感到幸运 不会疏离大自然和季节更替 感时应物,一年好景君须记

今天立春,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发布君为大家送上独家原创,24幅倾心设计,张张都是恩施的美景,串起一整年的美好。让我们一起,在恩施遇见24节气之美——、

“立春阳气生,草木发新根。”立春意味着开始进入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立春日进内园花,红蕊轻轻嫩浅霞。

——花蕊夫人《宫词》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这是最具诗意的节气,也是最适于表达感恩,播撒希望的节气。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绝句》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为惊动,蛰为隐匿,惊蛰时分,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桃花也将在惊蛰后渐渐开放。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韦应物《观田家》

“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立春到立夏前后九十天,到春分恰好经过四十五天。 春分时节暖风拂面、莺飞草长、杨柳依依,是一年春光景明的好时节。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欧阳修《踏莎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表明天清地明的的时刻已经到来,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种。同时,清明这一天也是人们插柳、踏青、扫墓的日子。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

——苏轼《虞美人》

“谷得雨而生也。”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晴气朗,雨沛风和,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是辛勤劳作的季节。如果谷雨前后能得一场雨,将预示一年风调雨顺。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范成大《蝶恋花》

“立夏三日正锄田。”立夏意味着春天结束,夏天开始,气温将在此后显著升高,雷雨增多,炎暑将至,也是农作物进入旺长阶段的重要重要节气。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杨万里《初夏即事十二解》

“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开始,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实、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这是一个关乎希望与收获的季节。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欧阳修《小满》

“芒种节到,夏种忙闹。”芒种的到来意味着仲夏时节的开始,也意味着梅雨即将降临。芒种又被叫作“忙种”,是农事最为繁忙的时节。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陆游《时雨》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是太阳最不吝惜自己光热的一天,也是酷暑生活即将拉开帷幕的一天。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白居易《思归》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伏夏”,即人们常说的“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节。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独孤及《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大暑一般在三伏的中伏阶段,这个时节天气炎热,土地潮湿,常会有大的雷雨出现,同时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最旺盛的时候。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元稹《大暑六月中》

“立了秋,把扇丢。”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立秋至处暑之前,秋季虽已来临,早晚已有些凉意,但夏天的暑热仍在,俗称“秋老虎”。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

——寒山《诗三百三首》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至也。”处暑意味着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苏泂《长江二首》

“白者露之气,而气始寒也。”白露为夏季向秋季过渡的中间点,此时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晨露是此后常常出现的物候。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杜甫《白露》

“秋分者,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处于秋天三个月的正中间,当天昼夜平分,之后昼渐短夜渐长,气温也逐渐降低,慢慢步入深秋。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谢逸《点绛唇》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露水增多且颇具寒意,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微霜。此节气是天气由凉意到寒冷的一个转折点,菊花将在此时前后开放。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白居易《池上》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时至暮秋,天气渐冷,早晨的水汽都凝结成霜,距离冬天一步之遥。它同时也是收获的节气。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防寒保暖,补在立冬。”立冬是进入冬天的第一个节气,此后天气会越来越冷,草木凋零,蛰虫潜伏,万物收藏。南方会在立冬前后种植油菜。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李白《立冬》

“小雪气寒而将雪也。”小雪后天气变得寒冷,水开始结冰,雨开始变成雪,但未到最冷的时候。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

——陆游《初寒》

“大雪纷纷是丰年。”大雪为仲冬的开端,积寒凌冽,到这时候多半有霜雪凝结,万物蛰伏,显现出萧瑟的景象,却又暗暗滋长。

烈风吹雪深一丈,大布缝衫重七斤。

——陆游《大雪》

“日短星昂,以正仲冬。”冬至这天白昼最短夜最长,此后全国各地都将进入一年最寒冷的“三九”天。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月初寒尚小。”小寒前后的极寒天气预示着气温即将迎来回升,春天的脚步悄然临近,此时节常常洋溢着新春气息。

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

——陆游《小园独酌》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令,他标识的是一年的终止,万物归于静寂,同时期待下一个春天的来临。

微湿易乾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

——陈著《游慈云》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它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你或许不记得节气对“农人有事于西畴”的指引,但我们在恩施,不只是赏四季更替,看物候轮换。你在春天做了什么努力,到了秋冬自有答案。

春华秋实 天道酬勤

来源:恩施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orL8bRnPypLtX9kZ7vSvA

(实习编辑:徐扬)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