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冉运芳
从来没有一种力量,像这样强烈而深远——
它似一道惊雷,振聋发聩,让学员们的思想震撼;又似一场细雨,温润绵长,让心灵得到洗涤与净化。
这股力量,来自连续六期的“两学一做”领导干部法纪知识专题培训。
3月14日到4月29日期间,900多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沐浴在法纪知识的春风中,有震撼,有收获,有反省,有体会,有躬行。
3月23日,省委书记李鸿忠批示,恩施州委从严治党法治建设,抓得紧、抓得严、抓得实,要坚定不移地抓下去。
学,思,践,悟,四个字足以概括、指明培训的意义与今后法治建设的方向。
这是一次使命的召唤、精神的洗礼——
木有所养,栋梁之材成;水有所养,灌溉之利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是“利其器”的根本途径。
在第一期培训第一课中,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说,我们希望用充分的准备,让大家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从省、州领导亲自上阵,到知名法学专家亲临授课,从《推动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到《做好立法和监督工作,推进“法治恩施”建设》……
11场领导报告,36个典型发言,高端资源,权威声音,六期培训,一气呵成。
讲法纪,道担当,说实干,谈用权,字字句句发自肺腑,在授课中、在交流中传递着法治的温度。面对深刻的论述、谆谆的话语,大家专注地聆听、用心地思考、认真地记录,静下心来思考,动起脑来体会,深受感染,如醍醐灌顶,既自豪又振奋。
在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让法治成为信仰”这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人是需要精神与信仰的,法治建设也是如此。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80多年前方志敏烈士写下的这段文字,今天读来仍令人热血澎湃,感叹信仰的伟大力量。
2000多年前,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他的生命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是对法治的信仰,一个人可以为了信仰牺牲最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信仰才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
从专题学习到深入人心,再上升到信仰的高度,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个培训就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是一个精神升华的跳板。
这是一次递进式的培训,体现了学习贯彻、部署落实的高效率;这是一次创新性的培训,主要领导亲自授课、互动讨论,实现了高质量与快节奏的统一。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新颖,过程之紧凑,使干部学员们在思想上、观念上摩擦碰撞,受益丰厚,为行动积蓄了力量。
这是一次具体的实践、责任的升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行动,方有实效。
以学修身、以学促行,这是目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效果。
王海涛为领导干部践行法治指明了路径:要带头厉行法治,提升依法办事能力;要带头主动接受监督,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要带头带领带好班子,打造素质过硬的法治队伍。
从岗位着手,从实际出发,谈如何运用法治的手段履职尽责,谈如何推进依法治州工作,谈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工作,谈如何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谈如何增强党章意识、党员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谈如何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培训在广大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培训是一面镜子、一把戒尺、一盏明灯。”
“培训是加油站,是构筑美丽恩施的充电站。”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让法治成为信仰,让信仰成为力量。”
“牢固树立依法依规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公开公平公道理财、问效问责五大理念,强化大局意识、全局观念,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站在主动参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度。”
“党员干部只有坚持挺纪在前、厉行法治,做信仰法纪的表率,做带头学习法纪的表率,做尊法纪、守法纪、用法纪的表率,才能巩固和保持良好的政治生态,才能和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敬畏法纪,敬业工作,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树立爱岗敬业工作信念。”
“在法治恩施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忠诚、担当、干净,真正在每一个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
“法治恩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责无旁贷,而且要在系统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具有重要引领的生力军作用。”
“法治的信仰更加坚定,对于自己在依法治州的进程中的角色和任务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党员领导干部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州的重要组织者和实践者,作为“关键少数”的党员干部对法律必须要有敬畏之心,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融入本职工作,服务恩施发展。”
……
培训虽短暂,但它能明心志,慎言行,激发信仰,蓄积力量。
经过一场精神的洗礼,全州领导干部整装待发,在一个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螺旋式上升、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迎接着法治建设的又一个春天。
(责任编辑:武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