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 | 架起助学帮扶的“连心桥”

2016-08-31 11:17  

“在外求学的路上,要自信自强,敢于克服困难,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在新的学校里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8月28日,在宣恩县椒园镇石马村12组,省农业厅驻石马村工作队队长郭自国将5000元助学金交到黎德圳手中后,如是叮咛道。

黎德圳是村子里出名的“尖子生”,今年他以高分考上北京交通大学,妹妹黎德芳也在今年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到椒园中学,一双儿女读书有为本该是开心的喜事,对于父亲黎祖国来说却有着难言的心酸。今年50岁的黎祖国是贫困户,家里虽种有数十亩烟叶,然而妻子体弱多病,无法干重活,加之今年雨水过多,烟叶收益并不 理想,孩子们读书的学费成了困扰家庭的最大难题。

而像黎祖国家因为贫困而出现“上学难”的问题,在石马村不在少数。石马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其中今年9月有子女上学的贫困户达37户,共有在读学生46名。

“不让村里的每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学费咱们一起想办法。”为此,郭自国带领工作队充分扮演好驻村帮扶的角色,在全村范围内针对贫困户子女就学进行助学 帮扶。通过对每个孩子就学情况的实际核算,最终需助学资金50400元。郭自国将这一情况反映给省农业厅后,迅速得到了大家的积极支持。

“已经有27名干部职工自发捐款,总额达到16200元。”郭自国介绍道。此外,借助眼下黄金梨丰产时节,郭自国主动与黄坪村黄金梨专业合作社进行衔接,以保底价购入一批黄金梨,然后以每颗20元的价格在网络和省农业厅大院进行“助学义卖”。

8月23日,郭自国带着满满6箱黄金梨回到武汉,与妻儿同事们开始了义卖。短短一个半小时,近600颗梨子很快一售而空。“还有一位热心人花100元买了 1颗梨,连名字都没有留,卖完以后,还有很多人通过网络认购黄金梨为孩子们捐款。”经过这样一场“爱心接力”的义卖活动,当天共售出黄金梨近千个,众筹资金达17140元。面对仍有缺口的助学资金,驻村工作队拿出扶贫资金,助力贫困学生就学。

8月25日起,郭自国带着对贫困学子们的殷殷期望,挨家挨户上门送去助学资金。家住石马村1组的陈俊、陈小龙兄弟均在读小学,他们家是村里的低保贫苦户, 父亲轻度智障,母亲残疾,爷爷奶奶成为了他们的主要监护人。当天,郭自国把助学金交到户主谭学清手上后,还对两个孩子进行了一次入学前的亲切谈心。

“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教育脱贫有着长远而重要的意义。为孩子们送钱是一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给他们进行一次学前心理辅导,了解他们当前心理状态,尤其是这样特别贫困的家庭,心理健康比学习知识更加重要。”郭自国说。对此,驻村工作队将村里困难学生档案进行建档立卡,并进行跟踪帮扶,随时掌控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目前,驻村工作队已经悉数把所有的助学资金送到贫困学子手中,通过帮扶架起了成长的“连心桥”。

来源:中国宣恩网 记者 刘亚丽 通讯员 曹佳

(责任编辑:杨晅)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