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讯 (记者 郑金慧 焦国斌)雪情就是命令,公路就是战场。公路人以雪为令,闻雪而动。在绿葱坡镇,县公路局绿葱坡公路管理站站长龙发玉,每天凌晨3点起床,已连续工作一个多星期了。天寒地冻,他患上了严重的感冒,但他依然坚守岗位,保障道路畅通无阻。
绿葱坡镇是恩施州公路交通枢纽之一,209国道、318国道穿境而过。绿葱坡最高海拔1800米,受高山气候影响,这里天气恶劣,往往冬季还没来临,就已大雪封山。而道路除冰除雪的重任,就落在了县公路局绿葱坡公路管理站站长龙发玉的头上。
巴东县公路局绿葱坡公路管理站站长 龙发玉:我们用铲子把这一段都铲干净,这些地方该铲的就铲干净。
龙发玉既是站里的负责人,也是一名扫雪防滑车驾驶员,更是一名除冰除雪的工作人员。41年来,他带领15名职工常年驻守在这里,在长达67公里的道路上从事扫雪防滑作业,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龙发玉的同事 覃俊:在他管辖的60多公里路,就是他开车走一趟,他那么大的年龄也受不了。
公路管理工作是枯燥的,也正是在枯燥的工作中展现一个人的耐心和恒心。从头年的12月到次年的3月,整整四个多月的时间里, 56岁的龙发玉每天凌晨3点多钟上路,深夜12点钟才能睡觉,整天重复着除冰除雪工作。 龙发玉的妻子 周志清:三点二十,他就起来看有没有雪,从工作以来,就是这个习惯。 巴东县公路局绿葱坡公路管理站站长 龙发玉:把衣服一披,就出去在马路上一看,用脚试一下路上有没有凌,回来如果没有下雪,没得凌,我就回来睡觉,如果有下雪情况,就不敢睡觉了。
龙发玉告诉我们,凌晨三点多起床以后,如果发现有积雪和冰凌路面,龙发玉就要和他的同事们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
龙发玉的同事 刘永双:比如起来,我们使用的是柴油车,有时候天气冷的时候,就打不响,我们第一时间就要启动车辆,启动不了,就要用火烤、用水烫。
为防止冰雪天气的到来,龙发玉提前就准备了26吨融雪剂和160吨防滑材料。启动扫雪防滑车和装载机,撒融雪剂和防滑灰。从凌晨三点到每天上午八点半之前,他们要连续奋战五个多小时。
巴东县公路局绿葱坡公路管理站站长 龙发玉:路面光光溜溜的,防滑灰一撒,车辆上路也安全,视线也好。
在绿葱坡一重要路段,不一会儿的功夫,龙发玉的撮箕里就装满了防滑灰。龙发玉端着二十斤重的撮箕走到公路中间,开始撒灰。只见他观察了前后的车辆状况后,双腿交叉站定,一步一步地快速往后退,随着他的灵活移动,黑色的防滑灰从撮箕中流畅地撒出。顿时,雪白的道路上又多出一条规整的黑色“S”线条。
巴东县公路局绿葱坡公路管理站站长 龙发玉:吹雪风,着不住!一般都工作在零下几度左右。无非是撒这种“S”圈,这样撒得好看些,一是好看,二是防滑。
因为每天凌晨三点钟起床查看天气情况,龙发玉患上了严重的感冒。为了工作,他喝了两片感冒药后,就继续带领同事们一起到重要路段进行除冰除雪工作。为了工作,他奋不顾身。2017年10月的一天,龙发玉清理路边的堆积物时,额头受伤被缝8针,医院嘱咐他必须住院治疗,不然就有生命危险,但他却坚持连续九天白天上班,晚上打消炎的针。
龙发玉的妻子 周志清:缝了八针,一般的人,确实住在医院里去了,但是他就是不搞,他就是要晚上回来才打那个针。
龙发玉的同事 刘永双:他有一种忘我的精神状态,他忘记了自己身体的痛苦,而去工作。不光是我们年轻人要去学习,所有人都应该值得学习。
每年腊月三十都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龙发玉和他的同事们已经连续十多年没有好好团聚在一起了。对于龙发玉来说,每天早上十一点钟吃早饭已是常态,晚上加班加点巡查也已经是常态。顶着风雪,他们也要坚守一线,他们就是高山上的公路“守护神”。
龙发玉的妻子周志清:做了这一行,就要把这个工作做好,这也是他的责任。
巴东县公路局绿葱坡公路管理站站长 龙发玉:我从事养护工作41年了,我很珍惜这份工作,热爱这项工作,我无怨无悔,我将对下一代带好头,做好榜样,站好最后一班岗。
致敬雪天里公路上最温暖的颜色,因为肩负责任,所以干劲十足,龙发玉就这样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奉献”,用敬业铸就了高山公路守护神。
来源:巴东台
责任编辑:谭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