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国家级运动健将杨险峰勇登七大洲最高峰

2018-01-26 21:16  

2017年5月22日凌晨,杨险峰(右)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1月7日下午1点45分,在美丽的阿根廷,南美洲的最高峰——海拔6962米的阿空加瓜峰,恩施人杨险峰成功登顶。至此,他的攀登七大洲最高峰最后一站完美谢幕。

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两极极点的“7+2”极限攀登计划,是登山运动爱好者的梦想和追求。

当杨险峰登上阿空加瓜峰之巅时,除北极外,他已成功完成极限攀登计划中的“7+1”。

“登山15年来,第一次无高原反应、没有被晒伤、脚没有起泡,可以说毫发无损。”从阿空加瓜峰安全归来的那一刻,杨险峰在微信朋友圈感言:感谢大山的接纳和放生,点赞自己15年的坚守。

1月23日,在恩施市三岔镇燕子村,回乡看望父母的杨险峰接受了采访。

热爱运动,偶然机遇与登山结缘

1969年出生于恩施州城的杨险峰,从小就热爱运动,足球、跳高、游泳,样样表现出运动天赋。

运动除了“助长”他至1.82米的个头以外,还给了他“运动员”的名号。学生时代的他,曾是恩施高中跳高记录的保持者,武汉城建学院的超级运动员。

1991年,杨险峰以优异的成绩从武汉城建学院(现已并入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州建筑设计院工作。一年后,他毅然辞职“下海”,凭着建筑师的优势,先后在海南、北京等地从事建筑行业。

爱上登山,纯属偶然。

2003年2月,为纪念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50周年,中韩联合登山队、中国搜狐珠峰登山队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支队伍,600多人挑战世界第一高峰。

杨险峰所在的北京某公司是此次活动的赞助商,杨险峰以公司宣传人员身份参与其中。

也就是在这次登山活动中,杨险峰有幸结识了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和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并跟随他们到达海拔6500米的珠穆朗玛峰前进营地。

“2003年,中国搜狐珠峰登山队作为国内首支大型业余登山队,对中国业余登山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王勇峰、王石由此载入史册。能拜王勇峰为师,是我的荣幸。”回想登山之初,杨险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心跳加快、喘不上气、头痛剧烈。”杨险峰第一次感受到严重的高原反应,被迫下撤。但他依然自豪,第一次登山,就完成了6500米的预定目标。

比高原反应记忆更加深刻的是,攀登之时,远处山脊上牦牛队的剪影在巨大的山体印衬下,显得极为渺小,唯有叮当的牛铃声在山谷间回荡;在6000米章子峰营地,大小冰塔林立,美轮美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杨险峰感叹,“山高人为峰,风光无限好”。此情此景,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洗涤。

就是这次经历,让杨险峰找到了“登山的乐趣”,深深地爱上了登山极限运动。从此,人如其名,行走在世界险峰。

同年10月,中国登山协会、云南红塔集团组织攀登哈巴雪山,杨险峰受王勇峰邀请,与全国各地200余名企业家和200余名登山爱好者参加了登山活动,成功登上云南5396米的哈巴雪山顶。“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登山。”杨险峰自我肯定。

在这次探险中,杨险峰透露自己曾患过脑膜炎。队员们受此启发,决定成立一个民间登山队,并取名为“麻膜登山队”,推选杨险峰为“麻膜”登山队队长。“麻膜”是小儿麻痹症和脑膜炎略语,意指身体条件一般,而在精神追求等方面不断寻求更高、更完美的状态。从此,杨险峰带着一群平凡人的不平凡渴望,开始实现不平凡的梦想。

梦圆珠峰,成功登顶七大洲之巅

生命不息,攀登不止。

2004年7月,在王勇峰队长的带领下,杨险峰等13人成功登上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开启中国民间商业登山队有规模的出国登山新篇章。

2005年2月16日,杨险峰带领“麻膜”队员,攀登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22名队员中,由杨险峰带队的A组11人全部成功登顶,而B组仅有队员庄东辰一人登顶。这天,恰好是庄东辰的50岁生日。然而,3个月后,队友庄东辰在攀登西藏启孜峰时,出现严重高山反应,提前下撤至海拔4900米处时突然倒地不起,将自己的生命连同登顶启孜峰的决心,永远留在了那片雪域高地。

随着山越登越多,“麻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不断有知名企业家加入。“麻膜”登山队队员有了新的登山计划,那就是“7+2”极限探险计划。“平凡的人内心有着不平凡的渴望。在前行的路上,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登山者必将不断前行,不断追逐,去实现不平凡的人生。”基于成立初心,杨险峰一直以此为动力,带领队员们勇攀高峰。

2005年12月15日,以杨险峰为首的“麻膜”队员,在王勇峰的带领下,徒步到达南极极点,成为第一支徒步南极点的中国探险队。此次探险行动入选2005年度新华社十大体育新闻。9天后,杨险峰随其他4人登顶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

2006年6月,杨险峰随队成功登顶澳洲最高峰科修斯科峰。在下撤途中迷失方向,又遇澳洲60年不遇的暴风雪,在没有任何御寒营地设备的情况下,被困山上悬崖雪地。直到第二天,风雪停止后,杨险峰和队友们才自救成功。

2014年7月28日,杨险峰及队友在营地被困5天后,成功登顶北美洲最高峰麦金利峰。“此次攀登,是对我的一次巨大历练。”杨险峰介绍,尽管高度只有6190米,但攀登线路之长堪比珠峰,近4000米的冰雪爬升和恶劣的天气,给“麻膜”们上了一课,先后有两名队员中途被迫放弃。

2016年9月,身为A组队长,杨险峰又带队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A、B两组队员36人全部登顶,创造了世界纪录。

2017年5月22日凌晨,身为中国·西藏雅拉香波珠峰攀登队A组队长的杨险峰,带领11名队员,于早上7点14分,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此次共有54名队员全部成功登顶,无一伤亡,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曾经的跳高运动员,变身爬高运动健将。2017年11月10日,杨险峰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运动健将”荣誉称号,全国少有,恩施唯一。

“缘于爱好,成为国家健将级登山运动员,这是我人生的意外收获。”杨险峰坦言。

攀登不息,探寻属于自己的未知

“这么多年来,从热爱登山,到几乎狂热,再到一度放弃,到后来继续攀登,这是一个不断自我认知、探寻未知的过程。”杨险峰对登山的理解,正如“麻膜”登山队意在登精神之山。

15年来,杨险峰不断勇攀高峰,不仅挑战了自我,还见证了中国民间登山从星星之火到燎原、再到蓬勃的发展过程。2007年,因工作调整,杨险峰去一家极度探险户外俱乐部任CEO,成为半职业化的登山人,让他对登山的理解更深。

12年前,中央电视台采访杨险峰时,问他有没有“7+2”之类的登山目标。“我确实要去走‘7+2’。但我能去到大本营,亲眼所见,就心满意足了。但不以登顶为目的。”杨险峰当时表示他没有那么高的理想。但他几乎做到了别人为他设定的目标。“这一路走来,对于人生,看得明白,心存感恩。”杨险峰表示。

蓬勃的登山活动,也破坏了山峰环境。以杨险峰为首的麻膜登山队,积极践行快乐登山、环保登山,清扫藏区垃圾;还设立“麻膜公益基金”,为藏区孩子捐赠过冬雪地靴,实施送毛巾、围脖、隔汗巾等“小毛巾计划”。

15年来,亲历了队友的离去,感知着亲人的牵挂,也曾有永远不登的念头。但既然有这个爱好,就要坚持。杨险峰坚持每年登一座山。登山前的几个月准备时间,也是自我身心的一次对话。他的体重由最高100公斤控制到现在的80公斤。

有同学说他是“疯子”,母亲说“只要安全回来就好”。

由于从小受其影响,杨险峰上高中的儿子也像父亲一样,热爱户外运动。2015年,杨险峰带着13岁的儿子登上了四姑娘山5000多米的大峰和二峰。“只为培养他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认识自我。”杨险峰解释。

2017年5月22日,从珠峰返回大本营时,杨险峰在拜山仪式上给队员们讲的一段话,仍字字在心:“首先,感谢山神放生了我们。对于大自然,不要以为你有多么强大,是你去征服了她。世人永远无法征服,我们只能用特有的方式去亲近她,心存敬畏。回过头来,我们要学会更多的感恩。再次,让我们对山上遇难的前辈们表达深深的敬意,他们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先锋,值得我们崇敬。”这番话也是杨险峰登山15年来的自我认知。

“生命不息,攀登不止。做人如此,办企业如此。”现为香港富明证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的杨险峰认为。

关于未来,问及是否继续登山。杨险峰说:“一切随缘,不好高骛远。”

来源:恩施日报

(责任编辑:秦辰宇)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