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赛
文化下乡
戏曲进校园
世界读书日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又走进新的一年。
回眸2017,恩施市文体新广局厚植文化发展优势,聚焦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小康建设两大主题,创新发展,奋力补齐短板,各项工作扎实完成。全市文体新广工作更加受到领导重视,更加受到社会各界关注。2017年,被恩施州文体新广局表彰为2016年度文体新广工作目标责任“优胜单位”;被州委宣传部、州文体新广局、州文联表彰为“精准扶贫·文化惠民”演出季优秀组织奖;被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表彰为2016年度新闻出版广电目标责任县级优秀单位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先进单位。
履职尽责扎实开展
这一年,恩施市文体新广局抓好全面接受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和点题督查工作,紧扣重点环节,严格工作程序,把握时间节点,开展专项督查,抓好政风行风热线、媒体问政反映问题和自查问题整改,及时将精神传达到位、工作安排到位、督办检查到位,部门效能明显提升。建立工作月清单制度,件件工作落地有声。全局组织7个督查组,对17个乡镇、办事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履职尽责工作进行4次专项督查,先后召开5次推进会。对4大类、15个问题和问政反映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县级“三馆一场”建设、体育中心商业门店回收等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引起领导重视。
文化扶贫成效凸显
这一年,恩施市文体新广局安排专项资金1992万元,启动舞阳坝、龙凤坝、红土、新塘等乡镇、办事处综合文化中心建设,支持208个村(社区)文体广场、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建设,建成18片多功能球场,46个村农体工程。广播电视“村村响”全覆盖。完成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15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6900余场,送图书下乡2万余册,流动文化服务得到加强。“三馆一站”免费开放,172个农家书屋实现规范管理,服务实效明显提升。乡镇综合文化中心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全市208个行政村(社区)选配文化专干,登记在册社会文艺团体1000多个,40余名“三区”文化人才和文化志愿者活跃在乡村。开展3次文化骨干培训,累计培训500人次。11月中旬,举办基层文化干部培训,省厅有关专家到恩施授课。抓好周家河村、鸭子塘村、甘溪村对口联系精准扶贫工作。全系统干部职工帮扶责任到户到人,为鸭子塘村贫困户李维平捐款8980元,解决了该户燃眉之急。
体育事业再攀新高
这一年,恩施市文体新广局完善体育设施,组织多种形式的全民建设活动,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老年体育协调发展,社会体育组织逐步完善。“十大拐”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吸引全国20多个省市、50多家俱乐部、55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体育中心杯”八人制足球赛、“乡镇杯”男子篮球赛举办的如火如荼,州青运会、州八运会、州老运会抢金夺银、成绩显著,培训2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恩施市打造“15分钟健身圈”在《恩施晚报》整版推介,在恩施电视台新闻频道、腾讯视频播出。太阳河乡党委书记张丽红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8月27日张丽红和全国700多名“双先”代表在天津宾馆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
宣传工作积极主动
这一年,恩施市文体新广局加强新闻宣传、信息报送工作,学思践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局微信平台、局域网为平台,瞄准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网站和州内外新闻媒体,面向州、市信息部门,及时报道全市文体新广工作改革发展的新作法、新气象、新成绩,树立形象、振奋精神、促进工作,文体新广工作更加受到社会关注,得到群众认可。《人民日报》《湖北日报》和中国作家网等新闻媒体报道了恩施市文体新广工作。《恩施日报》推出了“硒都筑梦·文化领航”宣传专版。推出“机关建设、文化建设、体育工作、文化执法”四个电视专题片,反响良好。
文化艺术有声有色
这一年,恩施市文体新广局完成《女儿会》改版升级和出版工作,研究制定《恩施市文学艺术创作基金评选奖励办法》。“2017恩施女儿会”在龙马风情小镇隆重上演,篝火晚会、摄影采风、摄影展、万人油茶汤体验土家婚典、原生态民歌大赛、水上狂欢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多次组织美术、书法、摄影展和廉政文化展。第四届群众广场舞比赛吸引社会文艺团队广泛参与。成功举办中国作协《民族文学》2016年度优秀作品颁奖典礼暨“中国作协民族文学恩施市创作基地”授牌活动,恩施市成为《民族文学》在湖北的首个创作基地。原创舞蹈《幺姑筛茶来》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摆手的幺妹等等我》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谭学聪率土家汉子组合参加“第五届长江三峡纤夫文化旅游节·中国江河号子对抗赛”夺取桂冠。现代灯戏《暗访》、恩施扬琴《天官赐福》、舞蹈《女儿要出嫁》、小品《拆迁难》获得多个奖项。组团赴浙江省江干区对接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赴新西兰开展文化经贸交流活动,宣传推介恩施,传播恩施文化。
文物保护卓有成效
这一年,恩施市文体新广局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施州城址”第一期、第二期城墙保护工程,实施文昌祠、武圣宫等一批文物抢救维修、安全管理、环境整治和日常保养维护工程。积极参与州城公园建设调研座谈、规划设计等工作。落实“一处一策”管护机制,确保了文物安全。投入8000余万元,实施传统村落保护、特色村寨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投入300余万元,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开展传习活动。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来住土家屋、吃土家饭、听土家歌、看土家舞,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构成全市八大生态旅游走廊的主骨架,非遗文化成为乡村旅游内涵,拉动了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多项产业发展。
文化市场规范有序
这一年,恩施市文体新广局创新打造文化市场管理品牌,建立了“12318”工作新机制,即一本普法便民册、两张经营明白卡、三级管理承诺书、一户分类建三档、八项执法工作制,对城区250余家文化经营单位进行有效监管。龙凤镇、芭蕉高拱桥村、大峡谷景区“扫黄打非”进基层“双百”示范工程取得实效,大峡谷景区入围2017年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执法大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狠抓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狠抓文化经营业主兴业水平提高,促进依法行政,取得了实在效果。
回眸奋进的脚印,蓄积前行的激情。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恩施市文体新广人有信心完成目标任务,坚定文化自信,砥砺前行。
来源:中国硒都网 记者 田学国 http://www.hbenshi.gov.cn/xinwen/shizhenxinwen/201801/t20180125_468167.html
(责任编辑 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