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实习生 彭垚瑶 通讯员 张帆) 公厕数量,是衡量一个城市公厕配比是否达标的硬性标准。近年来,恩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协调办事处、环卫、规划等部门联合选址,力求克服一切困难,合理设置城市公厕,让大家出行如厕不再难。
1月18号,在谭家坝高速出口处,环卫工作人员正商量着新公厕的设计方案,不久之后,这里将新添一座城市公厕,为过往市民提供便利。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人流量的增长,市民对城市公厕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如何在有限的公共用地上,解决好公厕落地难题,成为环卫部门的重点工作。 “现在恩施主城区内,选址非常难,我们安排人员上街巡查,给他们增加一项任务,就是找地。” 恩施市环卫处副主任黄晨阳说,如今环卫部门对待新建道路上的公厕建设问题,已是提前介入,提前设计。
舞阳坝作为城市中心商圈,可谓寸土寸金,要在该片区寻找空地修建公厕实属不易,对此,环卫部门历经6个多月,多方深入各条街道摸底调查,才说服一开发商,将其所属的位于中百超市旁一处空地用来修建公厕。
“以前在舞阳坝找公厕,要走很久去商场才行,不方便,现在好多了。”
“新公厕环境卫生好,格局设施也合理。”、、、、、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面对紧张的城市用地与市民需求之间的矛盾,恩施环卫部门能修则修,不能修的,也要想尽办法为市民提供方便之所。
以往,恩施市民总反映清水走廊有人随处大小便,恶臭难闻,希望政府修建公厕解决问题。但面对并不宽阔的游步道,新建公厕根本无法实施,为此,环卫部门精心考虑,于2014年5月23日凌晨,将3台独具特色的移动公厕分别安置在了清江桥东头、北门河坝北端以及清逸大厦靠河岸面这三个市民需求量大的路段,至此,过往市民如厕解决内需,周边环境大有改善。
公厕数量的增长,换来的是市民行为的规范,改变的是家园的环境。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全市公厕数量以每年新(改)建10座公厕的速度递增。截止至2017年,环卫处直辖公厕由2013年的29座增长至56座。未来三年,全市将计划新(改)建公厕15座,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大便利。
原标题:恩施:克难攻坚 为城市公厕寻“容身之所”
(责任编辑:秦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