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帮扶 一诺十年——省“616”工程对口支援宣恩工作综述

2018-01-23 16:39  

1月17日,新年伊始,宣恩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率队赴武汉,汇报616对口支援帮扶工作。省直帮扶单位负责人承诺,宣恩县提出的请求建议照单全收,围绕2018年该县整县脱贫摘帽目标,进一步细化支援项目,确保落地见效。

“以更高要求、更大决心、更深感情做好对口支援工作”。这是省直帮扶单位对宣恩的承诺,更体现省委省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深切关怀。

2007年,省委、省政府开始实施“616”工程,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省文化厅、省总工会、省粮食局、武汉科技大学、葛洲坝集团公司、水果湖高中、省新华医院等单位对口支援宣恩。

10年来,省直帮扶单位累计投入资金14.8亿元,实施项目291个,为宣恩雪中送炭,实现绿色崛起。

改善基础设施 不遗余力

“十年九患难”是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坪地坝村的真实写照。在过去,老百姓种的玉米、红薯等农作物要“看天吃饭”,每到汛期,穿村而过的河流河水暴涨便会淹没低洼农田。

“现在种田不用担心水淹,田里面沟渠,路都整修好了”,村民曹白云见证了近几年村里的变化。

2014年,省“616”工程对口支援宣恩牵头单位省国土资源厅整合资金208万元,给该村新修河堤533.1米,沟渠1117.6米,新建田间道1051.2米,修复田间道1021.7米,同时还在坪地坝大河上新建了太平桥1座,极大的改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

十年来,省国土资源厅共投入资金4.15亿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9个,涉及基本农田土地整治、低丘岗地改造、地灾治理、村居改建多个惠农项目,改善耕地17.85万亩,解决耕地占补指标6300亩,解决全县70个贫困村2400多户8万多群众的出行难、饮水难。

2010年,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帮助建成投资1.25亿元、年均发电量4470万KW/h的鱼泉水电站正式并网发电;2014年,省总工会投资350万元新建职工活动中心建成。

培育特色产业 竭尽全力

“住上白柚房,开上白柚车”是高罗镇埃山村村民的愿望。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埃山村白柚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种植大户60多户,平均每亩收入5000多元,家家住上“小洋房”,户户有了小汽车。

2010年,埃山村被省“616”工程确定为“城乡互联,结对共建”联系村,帮扶工作队带着项目、带着资金、带着感情进了村,先后整合各类资源投入资金近1300万元,加强以路、水、农田水利设施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输血”变“造血”,形成了以贡水白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村寨。

省粮食局先后投资2822.68万元,实施中心粮库建设等20多个项目,支持沙道等粮油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豆制品精深加工技改;武汉科技大学投资200万元在土家爱食品公司建立科技研发中心。

在省直部门倾力支持下,宣恩富硒特色产业面积已达72万亩,“南果北茶高山药”特色产业布局形成,农业主导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

增进民生福祉 倾情倾力

2017年11月28日,宣恩县文体中心三期工程民族体育馆破土动工。

文体中心项目是省文化厅“616”工程重点帮扶宣恩项目,占地103亩,建筑面积56347平方米,总投资近2.3亿元。目前,一期工程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五个单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二期报告厅主体工程预计2018年上半年完工。

宣恩县文体新广局副局长康彦芳介绍:“文体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宣恩县集文化服务、全民健身和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建筑群,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宣恩历史文化,是宣恩增进民生福祉的又一大惠民工程。”

同时,省文化厅还投资10482.4万元,按省定标准改造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水果湖中学就对口帮扶落实“飞翔计划”,召开教研座谈会12次,两次定向招录我县农村学生31名。

省新华医院精心组织实施“万民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先后派驻20多名专家到县人民医院坐诊,沟通交流,并支持县人民医院建设1个省级重点专科、创建15个州级重点专科。

宣恩“村医村教进村级班子”“农民办事不出村”“律师进村、法律便民”“三位一体”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得到了省委政法委大力指导;晓关侗族乡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土家爱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庆阳坝等6个村落成功创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野椒园等4个村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凝聚了省民宗委真情帮扶心血与汗水。

真情帮扶,一诺十年。十年来,宣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全县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与2007年相比,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由17.38亿元增至60.23亿元,财政收入由0.95亿元增至4.7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0.53亿元增至3.29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8.4亿元增至44.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57亿元增至38.07亿元,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2.5倍以上。

来源:宣恩新闻网 记者 孟英豪

(责任编辑 文梦)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