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开年的工作计划重点都是想办法冲规模,今年不一样了,领导要求我们系统梳理和学习近期出台的监管政策,力争把与自己业务有关的部分弄懂、吃透。”一位大型银行内蒙古分行的员工表示。
新年伊始,强监管便对银行业市场乱象“火力全开”。近日,银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同时印发了《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两个附件。
兴业研究团队形象地将《通知》比喻为“摸底后的‘靶向治疗’”,原因在于,《通知》的整体立意是在2017年“三三四十”专项治理工作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照2018年整治乱象工作而给出的相关要点,强调梳理风险隐患并及时整改,形成了“整改—评估—整改”的工作机制。
强监管步入常态化
2017年被称为“最强监管年”,无论是“三三四十”专项治理还是多道监管令的发布,都让市场清晰地看到监管层清理整顿金融乱象、防控金融风险、规范金融秩序的决心。而《通知》的发布则表明,整治银行业乱象具有长期性。
监管层表示,目前金融风险高发多发的形势依然严峻,尽管2017年治理乱象的工作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效,遏制了金融市场乱象和违法违规行为高发多发势头,但是,“市场乱象生成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打赢银行业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的任务仍很艰巨。”
专家认为,《通知》明确整治银行业乱象是一项常态化的重点工作,并且,从2017年开始的监管高压态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长期保持。
华创债券团队认为,从本质上看,监管已经从过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监管”的双重角色,回归到从严监管、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定位。监管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市场机构则当顺势而变,更快调整才能赢取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逆势而动将承担更惨痛的代价。
“金融去杠杆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天风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表示,2018年是未来3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开局之年,预计金融监管会比2017年更严。多数受访专家认为,从持续时间看,整治乱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的一项常态化重点工作。
落实系列文件要求
《工作要点》从8个维度22个方面对整治乱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其中的内容大多数并非新提法,而主要是对某一领域历来重要政策的重申和强调,或是对近期下发的监管文件中的重要工作方向的落实。
事实上,2017年对市场和机构情绪影响最大的阶段,莫过于银监会开展“三三四十”专项治理之时。近日,专项治理行动收官。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各级监管部门在“三三四十”检查中共查出问题5.97万个,涉及金额17.65万亿元。
而整顿金融乱象取得的明显进展,也直接表现在一些金融业务的规模收缩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同业负债自2010年来首次收缩,其余额分别比2017年年初减少2.8万亿元和8306亿元;2017年前11个月,银行理财产品增速有所放缓,其中同业理财累计净减3万亿元,理财中的委外投资较2017年年初减少5888亿元;银行委托贷款中的“金融机构委托贷款”同比少增889亿元,表外业务增速由过去的50%以上降到19%。
华创债券团队认为,《通知》接棒“三三四十”专项治理,将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工作推入深水区,开始针对造就市场乱象的更深层次原因进行梳理、纠偏和整治。“2017年只是治理乱象的第一阶段,即‘控制乱象增量’,2018年监管将更进一步,即‘解决乱象根源’;2017年监管问‘有没有’,摸清底细后,2018年监管要求‘即刻整改’。”华创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屈庆表示,从这个角度看,《通知》就是“三三四十”的操作落地,未来深入整治工作的影响会更久更猛一些。
新一波监管政策在路上
面对接踵而来的监管文件,一些仍对强监管心存侥幸的机构开始“叫苦连天”,也有个别机构有“制约实体经济发展”、“产生处置风险的风险”的担忧。专家表示,市场应放弃幻想,监管都已细致筹谋。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通知》已明确四大总体思路,即“稳”和“进”的关系、短期化和常态化的关系、合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关系、防范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关系。
具体来说,一是既要化解重大风险,也要守住不发生系统金融风险的底线,新老划断,化解存量、遏制增量;二是《通知》、《意见》及《工作要点》的下发,既着眼2018年的工作重点,又指出了长期的工作意见;三是鼓励银行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有利于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创新业务,对于以套利为主要目的的“伪创新”,坚决予以整治和取缔;四是实现金融体系内部、金融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总体来看,市场担心的问题监管早已有所思量,目前的工作是在经过充分考虑的基础上推出的,既然有了前一年专项治理和评估的基础,当前监管工作的推进会更有底气。”鲁政委表示。
那么,下一步是否还会有更多的监管文件出台?通过梳理2017年初银监会公布的“弥补银行业监管制度短板工作项目”发现,截至目前,“制定类”(短期内将出台的政策文件)项目中还有4项政策尚未“谋面”,涉及到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财业务监管、监管统计以及网络小贷管理等业务和领域。专家预计,这些政策将于今年陆续出台,并成为今年的监管政策重点。(新闻链接: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pl/cj/201801/t20180115_131453.html)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2018年1月15日
责任编辑:郑豫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