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会议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表彰了60家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表现突出集体,199名表现突出个人,恩施州民族医院、咸丰县中医医院被表彰为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先进集体;恩施市、利川市、咸丰县、宣恩县、建始县等5名医生被表彰为先进个人,湖北省此次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全部来自恩施州。
少数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斗争中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近年来在恩施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恩施州少数民族医药发展迅速,恩施州素有华中药库之称,历来乡土医、师徒传承、民间偏方在恩施一直延续发展,“世界硒都”“硒与人体健康研究”与民族中医药发展都有着重要联系。
目前,恩施州现有中医医院8家、硒与人体健康研究所1个,其中州民族医院、利川市民族中医院、建始县中医院在全省91家二级以上中医院专项指标排序中分别位居前10位。州内所有综合医院都设立了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针灸康复科,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有中医科,60%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提升显著。
2017年12月21日,为期三年的恩施州中医药人才培养“春苗工程”圆满结业,33名春苗学员通过结业论文答辩,获得结业证书,学员全部来自基层临床3年以上的传统中医药工作者,都在民族医药方面小有成就,他们将是恩施州新一批民族中医文化的传播者和大医精诚的践行者。
2018年1月3日,在恩施州委七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生物医药发展被列入“四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四大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这更是恩施州民族医药发展的东风,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征程中,全民健康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作为中医药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族中医药养生文化日益浓厚,发展中医药文化养生产业的意识正在兴起,恩施州民族医药必然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显示出愈发重要的作用,恩施州的民族中医药发展正如沐春风。( 作者 郑承伟)
来源:恩施州卫生计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