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人,点开这篇文章之前,请备好纸巾!

2018-01-11 21:05  

从2017年9月“感动恩施”评选活动组委会成立开始,收到了无数感动的故事。与其说是评选,不如说是对生命的礼赞,对人性美的弘扬。他或她,曾倾一己之力,践一生之诺,触动心底的柔软,激起力量。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廖锐:不愿听到警铃响的消防员

为了解救被围困的群众,他多次潜入水中

2016年7月,恩施市道堰湾遭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廖锐带队抵达现场,挨家挨户进行搜寻营救。当他们搜寻到一栋三层高的楼房时,发现1名怀有八个多月身孕的待产孕妇5名小孩、5名中年妇女被困在水流湍急地域的民房二楼。此时洪水已涨至距铁门顶部约40厘米的位置,橡皮艇无法进行进入。

廖锐潜入水底,拔掉门栓将铁门打开,将橡皮艇推至民房楼梯间位置。随后带领官兵将孕妇和被困群众逐一抱到橡皮艇上,转移至安全地带。

△两张动图还原现场救援的场景

他曾被以为要逃婚

廖锐和妻子定亲当天,沪渝高速公路突发险情,廖锐来不及通知家人就和同事奔赴事故现场。家里人以为他逃婚了,未婚妻觉得被放了鸽子。直到下午五点多,他才从救援现场回来!

当兵10年来,廖锐共参加各类灭火救援任务1300余起,抢救遇难遇险人员400余人,与战友们共同为国家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9000余万元

面对一千度的火焰,面对汹涌的洪水,没有犹豫,没有退缩,浑浊的洪水里廖锐的几次下潜,他托住孕妇,他抱起孩子,他是最可爱的人!

罗建波:徒手夺刀的民警

罗建波曾因要跪搓衣板而在朋友圈走

在讲述罗建波的故事之前,先得看这样一张朋友圈的截图。

这是罗建波的妻子在2017年8月1日发的一条朋友圈。


跪搓衣板的段子背后有大智大勇

2017年8月1日,利川城区突发一起持刀挟持人质事件,在利川市公安局领导的指挥下,刑警大队教导员罗建波带领刑侦大队全体民警,冲在危险的第一线。

在案发现场,罗建波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千钧一发之际罗建波手夺下架在人质脖子上的刀,成功将嫌疑人控制并顺利解救出2名人质。在夺刀的过程中,罗建波左手被刀割伤,伤口经过简单处理后,他仍在案发现场坚持战斗。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你徒手夺下利刃,为了人质的安康,你绝不孤独,你看,你的身后是人民!

向锐:生死一刻的壮举,感动整个恩施


整座城都在呼唤一个名字—“挥手英雄”

2017年 4月8日,沪渝高速公路,一辆重型半挂车,因路面湿滑发生侧滑,撞上隧道右侧护沟;紧跟其后的另一辆半挂车,在避让中,又撞上隧道左侧护沟。

事故发生后,坐在后面小车上的建始小伙子不顾个人安危,立即下车,挥动双手,向后方车辆示警。



就在其挥手示意的时候,一辆货车高速驶来,来不及躲避的向锐被卷入车下,不幸身亡。

一个人,感动整座城。斯人已逝,壮举犹存,遥望苍穹,他是最亮的那颗星!

陈丹丹:带着妈妈上学

丹丹出生于建始县建始县长梁乡天生邱家台村的一个普通农家,5岁那年,爸爸出门打工后,音讯全无。两年后,妈妈患上了类风湿病,不到半年妈妈就丧失了劳动能力。

从8岁那年开始,丹丹就带着妈妈上学。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回家给妈妈做饭、喂药、洗头、洗衣服。

2016年,丹丹被录取到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给她免去了一切费用,并帮她在校门口租好房子。


丹丹说,妈妈是她唯一的依靠。虽然妈妈身患重病,但是每次放学回家看见妈妈,她才觉得安心。她说,只要妈妈在,她才有家。

陈丹丹母女的遭遇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这些帮助丹丹都记在心里。

她说,以后有能力了,要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陈兹方:先天无情,脚下有路



没有手,但是还有脚
陈兹方的出生没有让家人喜上眉梢,反倒让全家人愁眉不展。因为他先天没有双臂。陈兹方9个月的时候,父亲因脑中风突然离世,这个本来就穷困潦倒的家庭雪上加霜。

4岁时,陈兹方意识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但是母亲的坚强、乐观教会了他面对坎坷和挫折要挺起腰杆走下去

别的孩子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比如站立、走路、用筷子吃饭、穿衣服等等,陈兹方通常要练习很久。




脚下有路

尽管生活一直在给陈兹方出难题,但他不想成为“闲人”,他学会了割草砍柴,干农活,还在电商专家的指导下开了淘宝店



打开淘宝网,在搜索栏输入“包谷酒”,按销量排列,“陈兹方铺子”综合排名位居第四。白酒页面上,一张陈兹方和酒坛的照片引人注目,上面印有“我不会PS,只懂得‘诚信’二字”。

命运给他一个比别人更低的起点,但是他用脚书写了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

志愿者袁辉:大山之间撒播爱心


袁辉是孩子们的知心哥哥

2012年9月,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一年的徐州小伙袁辉,只身来到巴东县清太坪镇当志愿者。2014年暑假,已经完成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袁辉没有选择离开,留下来继续做支教志愿者。

在学校里,他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更是孩子们的“知心大哥哥”


除了教学,他想的还有很多

袁辉的学生,大多家庭困难。于是他与母校的红十字会取得联系,为山里的贫困学生捐赠衣服300多套。袁辉的很多大学同学成了山里孩子们的知心大哥哥大姐姐。

△袁辉整理捐助的衣物

袁辉的一个朋友在当地做建材生意,对袁辉到巴东来做志愿者很是敬佩,便邀请重庆、恩施的朋友,为孩子们购买衣物及生活用品,提供生活费。经袁辉牵线搭桥,他们还与很多学生结成帮扶对子


他是一个孩子的“特别家教”

△袁辉给“瓷娃娃”艳清做特别家教

除了完成学校固定的教学工作,每周四和周六,袁辉还会骑摩托车义务上门为“瓷娃娃”艳清上课,风雨无阻,成为小艳清“一个人的特别家教”一辆摩托车骑坏了,那就再换一辆。

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他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他还在耕作,他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他的力量让孩子们的眼睛铺满阳光。

李金凤:她给弟弟一个肾

6年前,李金凤的弟弟杨斌突感身体不适,被确诊为尿毒症。

为了给弟弟治病,李金凤和丈夫张庭刚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去卖了。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李金凤还瞒着家里人卖血。

医生说,治疗尿毒症的最佳办法是肾移植。

2015年6月中旬,李金凤姐弟俩去武汉同济医院做配型,结果显示配型成功。2016年5月,李金凤和弟弟俩在武汉同济医院做了换肾手术,手术非常成功。



这是一场和命运的较量。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姐姐,她必须这样做,她必须赢。

“蜜蜂爷爷”卢自德


“蜜蜂爷爷”
担任鹤峰县中蜂养殖产业的“总教练”

他被亲切地称为“蜜蜂爷爷”,他也是“年龄最大的扶贫人”,他是卢自德。

有着66年党龄的卢自德是中国养蜂学会会员、湖北省养蜂学会顾问。1990年退休后,卢自德利用三年时间,走遍了鹤峰1300多个自然塆28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查找蜜源植物,采集标本,为鹤峰中蜂产业发展提供资料。

20多年来,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7篇,完成了农业部和湖北省两个中蜂养殖科研课题,并义务担当鹤峰县中蜂养殖产业的“总教练”

20多年来,卢老共举办中蜂养殖培训班228期,给两万四千多村民讲过课。在他的带动下,鹤峰中蜂的单群产量由原来的不到10斤提高到了均产20多斤,最高的达到80多斤,蜂群也由原来的1万多群增加到现在的4万多群,产值达2700多万元

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耄耋之年仍然是开拓者。依千山,采百花,甜万户农家。扎深山,抒情怀,富一方百姓。他并不比我们高大,但20多年行走的岁月,已经让我们仰望。

“最美义工”向波:向爱逐波

从志愿者队发展成合法的民间义工组织

2009年的一天,向波和身边的10多名同事发起成立恩施市地税局志愿服务队,节假日一起去福利院为老人义务理发、义务照料,一起为贫困孩子、留守儿童筹款捐物。

志愿服务队迅速发展壮大,拥有义工500余人2011年1月更名为恩施市义工协会,成为恩施州第一个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合法民间义工组织,成为我州一支重要的爱心力量。义工们说,因为有向波的坚持,才有今天义工队伍的壮大。

在向波的带领下,协会已筹资260多万元,先后帮助35名重症小孩,结队帮助272名贫困孩子。先后为23名贫困大学生筹款35万元,帮助他们圆梦大学。同时,义工队伍致力于监狱服刑人员的帮教,为福利院老人义演,还积极参加精准扶贫、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公益行动。动于心,践于行,这些公益行动,让人温暖,促人向善。

他们产业扶贫,授人以渔;他们教育扶贫,为爱筑梦;他们健康扶贫,传授理念;他们医疗扶贫,助医行动。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里,有一群爱心传播的光明使者,这里,有一道花开四季的温暖风景。

陈建:赤手空拳擒凶顽

2016年10月13日17时30分,州文化中心地下2号车库,一名女员工下班后到地下车库取车,在她打开车门的一瞬间,旁边角落里窜出一蒙面男子用匕首将其挟持,并用胶带捆住了她的手脚。期间,受害人寻机呼救,蒙面人见势不妙,扔下作案工具逃窜。

刚下班到车库取车的陈健听到叫喊声,立即抄近路堵住黑影的去路,黑影调转方向逃窜,陈健迅速追过去。追出300多米后,陈健追上了“黑影”并将其抓住,蒙面人几次挣脱,做出欲拔刀行凶的架势。陈健赤手空拳与蒙面人搏斗,最终陈健将蒙面人按倒在地

陈健赤手空拳擒凶顽并不是偶然。

2014年恩施马拉松赛上,陈健抱着昏迷的选手直到选手得到救治。

2015年硒博会,陈健协助捉拿“趁浑水摸鱼”的假酒商。

赤手空拳斗凶顽,他最朴素的恻隐,最真诚的怜悯,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魏广积:驻村第一书记

魏广积,恩施州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项目管理科科长。2015年1月,魏广积被州财政局选派到建始县业州镇苏家坪村驻村扶贫,同年5月任驻村“第一书记”。

点击看魏广积的故事☞2017年度“感动恩施”候选人事迹展播 —魏广积

脚板走,嘴皮磨,脑袋转,风里雨里,坡上坎下,这个“回到村了就像回到家了”的干部,以一颗赤子之心回报乡土,舍得一身剐,敢叫日月换新天。

杨惠焜:全国最美孝心少年

杨惠焜,全国最美孝心少年。

点击看杨惠焜 的故事☞这个小姑娘从1年级开始挣所有的开销...央视为此来恩施专访她


真正的强者,是含泪也要微笑。她不让伤痛成为背负的重担,始终相信明天会更好。在艰辛中学会坚强,把温暖、幸福与快乐传递给妈妈;因为爱,她的生活充满阳光。

王祖华:脱贫致富“领头雁”

王祖华自担任绿葱坡镇野花坪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不要工资,不存私心,贴钱贴物,被村民们称为“贴钱书记”。


点击看王祖华的故事☞“贴钱书记”王祖华:究竟贴了多少钱 心中没得数

不拿一份工资,不存一分私心,不占一点便宜...他领着村民劈山修路,发展产业,搬迁新居,硬是将一个贫困村,打造成全国美丽乡村的试点。

周於秀:别样的人生

先天残疾,丈夫早逝,留下一个儿子,周於秀选择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将儿子向梭一手带大成人,创造出了生命的别样精彩。

点击看周於秀的故事2017年度“感动恩施”候选人事迹展播 —周於秀

命运困住了她的双手,却给了她不屈的脊梁。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与她的生命一起成长,她为世人树起自救致富的榜样。

娄滔:活着的意义

29岁的北大女博士娄滔,在患上“渐冻症”以后,清醒时留下的“遗嘱”。

点击看娄滔的故事恩施籍北大女博士生患渐冻症,签捐赠遗嘱:凡能救命尽管用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

蒋兴健:医者仁心

男子误碰高压,命悬一线,惊魂4分钟,医学院学生蒋兴健对其做了5个周期心肺复苏,和生命赛跑。

点击看蒋兴健的故事 4分钟,湖北民院这个学生救了一个人

和生命赛跑,方显医者仁心!

谭世六:“荆楚楷模”

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组织评审,“荆楚楷模”2017年7月上榜人物名单揭晓,宣恩县谭世六当选。

点击看谭世六的故事 年过60的恩施汉子和96岁的老太没有血缘,却义务赡养20年

花甲老人,孝行天下传家风。

段丙英:一声 “傻嫂”万份情

照顾公婆和3个智障兄弟,这是段丙英的日常,更难得的是21年如一日

点击看段丙英的故事 不傻的“傻嫂”段丙英 当选中国好人

一声“嫂子”,一辈子的“嫂子”!命运多舛却坚强乐观,大善无言!

杨方列:照亮黑暗的月亮

杨方列,恩施慧益眼科医院院长。2013年创办我州首家三级眼科专科医院。三年多来,他踏遍全州88个乡镇2627个行政村,义诊3000余场次,覆盖300余万人,让近2万名眼疾患者重见了光明。

点击看杨方列的故事 2017年度“感动恩施”候选人事迹展播 —杨方列

爱人,知人,医乃仁术。踏遍土苗山寨,他是照亮黑暗的月亮!

田云奇:百折不挠拔穷根

田云奇,利川市毛坝镇楠木村书记。作为一名党员,带领和帮助乡亲们经历千辛,百折不挠挖穷根、战贫困。

点击看田云奇的故事2017年度“感动恩施”候选人事迹展播 —田云奇

弯下身去,俯首甘为孺子牛,战贫困、拔穷根,他在现场!

王芳:留守儿童的“妈妈”

王芳,让千余名留守儿童有了“新家”。

点击看王芳的故事【大美利川人】王芳:撑起留守儿童一片天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

龙茂芝:“孝”刻在心里

龙茂芝是巴东县茶店子镇南坪村村民,在她心里、在全家人心里,照顾好外公是最重要的事。

点击看龙茂芝的故事 2017年度“感动恩施”候选人事迹展播 —龙茂芝

一个“老”,一个“子”,她把“孝”这个会意字刻在心里。百善孝为先,四十年践行孝道,她是龙茂芝!

向辉:“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

向辉,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依靠不懈的努力和合作社成员的支持,带领合作社及周边的群众发家致富,得到农户的高度赞扬,是当之无愧的“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

点击看向辉的故年龄最大扶贫人、女歌手转型养牛倌……恩施脱贫路上的感人故事

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黄美清:巾帼志愿者

黄美清,2008年3月18日创建"爱心妈妈快乐女人"俱乐部志愿者团队。10年来,黄美清带领这支队伍在乡风文明、扶贫帮困、抗险救灾、社会维稳这条公益道路上不断前行。

点击看黄美清的故事 2017年度“感动恩施”候选人事迹展播 —黄美清


俱乐部不仅仅是善心的聚集,而且有移风易俗的功劳!“巾帼”就是你的样子!

朱永双:不向命运低头的男子汉

朱永双两岁时,因不慎跌入火坑,左腿严重受伤,膝盖以下截肢,落下残疾。但他不向困难低头,大力发展产业,富裕起来的同时,也没忘记周边的村民,带动贫困户的就业。

点击看朱永双的故事 感动常在身边 榜样凝聚力量

带着命运给予的伤痛上路,前行的路上还不忘捎上兄弟!真正的男子汉就是你的模样!

王兴荣:带着婆婆结婚

王兴荣是咸丰县高乐山镇城南社区居民。2002年丈夫邢宗国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不幸逝世。2014年,王兴荣带着79岁的婆婆结婚。

点击看王兴荣的故事孝老敬亲、捐肾救弟……那些关于爱的故事,恩施也有!


一声“妈”,一辈子的“妈”,血缘从来不是最重要的纽带,亲情才是!给带着婆婆结婚的你,点赞!

周吉然:企业良心

周吉然,湖北省鹤峰鑫农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996年,周吉然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基地”的思路,他用26年的真心坚守,书写了鹤峰茶叶的发展历史。

点击看周吉然的故事2017年度“感动恩施”候选人事迹展播 —周吉然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6年的真心坚守,书写了鹤峰茶叶的发展历史,传达出精准扶贫的企业良心,完美诠释“中国好人”的责任与担当。

钟祖国:不灭的蜡烛

2017年11月15日,恩施市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教师培训部主任钟祖国,下乡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55岁的生命、34年的教育人生,戛然而止。

点击看钟祖国的故事 2017年他走遍了恩施市所有边远乡镇,没想到在最后一站的路上……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你走了,你的精神永在。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

许群群:从歌手到养牛专业户

2007年许群群从武汉音乐学院毕业后得到一个去新加坡发展的机会。经过5年演艺场的打拼,28岁的许群群放弃了自己的歌唱生涯,从新加坡回到鹤峰老家,开始养牛。

点击看许群群的故事2017年度“感动恩施”候选人事迹展播 —许群群

从众人仰望的舞台到牛棚,群群走得很从容很优雅。在山岗上吼两嗓子,更踏实!

这些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故事,每一个看起来都难得,但却又自然而然的发生,就好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一样寻常。这些感动是寒冬里的火炉,温暖你我!


恩施州电视台正在对2017年“感动恩施”年度人物正式候选人事迹进行全媒体展播,欢迎收看。


《恩施新闻联播》播出频道:新闻频道 播出时间:19:34

《直播恩施》播出频道:新闻频道 播出时间:18:30

《生活520》播出频道:公共频道 播出时间:17:20

《早安恩施》 播出频率:恩施人民广播电台FM99 播出时间:07:30

或者长按下图二维码,到云上恩施App随时随地观看!



△长按识别即可观看

来源/云上恩施

责编/孙跃

编辑/黄頔芳、熊羲、陈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