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崖”,不仅仅是土司文化的代表,更是咸丰县的一个公共品牌,承载着咸丰特色产业发展的希望。
电商改变咸丰农村
2017年12月30日,两个精致的竹篮子在咸丰县忠堡镇细皮沟村级电商服务站装载上车。篮子里装的是咸丰县山里源原生态(散养)土鸡合作社生产的土鸡蛋,将通过阿里巴巴菜鸟物流网络发往武汉。
同时,为期2天的农村电商创业者培训班在咸丰县高乐山镇民族中学开班,200多名群众参加培训,他们中不仅有电商从业者,也有创业的村民。
随着咸丰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建立,电商服务站将覆盖全县80%的行政村,电商物流中心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悄然链接进群众生活。
电商正悄然改变着咸丰农村。
咸丰县以独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唐崖”为支点,打造“互联网+文旅+电商”新模式。目前,咸丰县正围绕农村电商六大体系建设,整合各方资源,着力培育“唐崖”公共品牌。
“这就是我想要的平台。”山里源原生态(散养)土鸡合作社负责人周云军说。近年来,他将合作社发展到年产土鸡1万余只。“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推广,解决了个体户市场推广经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足的短板。”周云军还将自己在高乐山镇梅子坪村的住房拿出一层来,开设了电商服务站。
走进忠堡镇细皮沟村电商服务站,创业者何凤平正在整理新到的货物。崭新的货架上,有从山外采购的日用品,也有咸丰的茶叶、酒水等。货架旁还有一台崭新的电脑,这是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免费为每一家电商服务站配备的。
何凤平的工作不仅是将山外的货物通过电商平台采购回来销售,还将本地土特产在网上代销。“作为残疾人,在家就能就业补贴家用,很满足。”何凤平说。
刚刚建立起来的唐崖镇乱石窖村电商服务站这几天热闹非凡,村民将自家熏制的腊肉、泡的药酒、种的黄豆……全拿出来摆上了货架。该村第一书记丁茂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乱石窖村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原生态的产品急需电商这个渠道销售。”
致力打造全域电商
让农村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到来自全球的商品、让优秀人才能够留在农村、让农民获得性价比更高的生产资料、帮助农业生产者更好地把产品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电商,为咸丰这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找到了一条发展之路。
抢抓机遇,2016年6月,咸丰成功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企业各自为战,缺乏市场营销策划人才……”2017年7月,咸丰县商务局一负责人细数咸丰农村电商发展瓶颈。
加快发展、破除瓶颈,以“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为原则,搭建综合性的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咸丰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成立,使全县在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培训、物流、农村服务站、农村产品营销和供应链体系等方面有了中枢。
电商培训班在乡镇、贫困村“开花”,提高农村群众电子商务技能,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能力。
同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各村逐步建成,为农村群众提供在线购物、销售、缴费、出行、资讯、创业等服务。
县级物流中心的建立,为农村群众提供快递收发、本地物流配送等服务,为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将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和农村电子商务营销体系建设,完善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并结合全域旅游,向全域电商迈进。”咸丰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建设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为县域内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群众,提供产地预冷、集货仓储、分拣包装、冷链运输、质检追溯等公共服务,指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并根据消费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结构。
——建设农村电子商务营销体系,为农村群众提供活动策划、产品包装设计与视频拍摄、代运营、分销体系建设等服务,指导创建自有品牌,积极推动“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农产品网上营销。
蓝图渐展,奋力前行。
来源:恩施日报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