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扬帆正当时——恩施市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18-01-03 09:12  

25个贫困村出列,20858人脱贫,易地扶贫搬迁6173户18164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群众满意度高于90%;

40家硒产业企业集体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开市,全市“新三板”企业累计达到4家;

实施城市重点项目6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城镇化率达54.8%;

摘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中国名茶之乡、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市,首次捧得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恩施市围绕“316”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点燃恩施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一组组数据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

产业转型蓄积发展后劲

来到龙凤低碳工业园,笔直宽敞的道路已见雏形,工人正在加紧建设,不日,这里将建成20万方标准厂房,企业可以“拎包入驻”。

布局“五园一中心(七里坪工业园、龙凤低碳工业园、白杨坪产业园、崔家坝特色产业园、芭蕉特色产业园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七里坪、白杨坪产业园前期工作全面完成,龙凤低碳工业园开工建设。

10月30日,恩施市40家硒产业企业集体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开市,恩施市在此登记企业达到83家,涵盖了农产品加工、畜牧养殖、电子商务、生物化工和物流商贸。

工业发展稳中有进,2017年,恩施市“新三板”企业达到4家,投资8.6亿元完成工业技改,规上”企业达9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50亿元。

大峡谷、土司城、梭布垭、女儿城,富硒野菜节、千人插秧节、土豆花节,女儿会、热气球挑战赛、自行车邀请赛……来到恩施,你总能找到你喜欢的。

“旅游+”持续发力,“世界硒都?仙居恩施?养生福地”品牌效应逐步凸显,恩施旅游越来越红火,2017年1783万人次游客来到恩施,带来旅游综合收入137亿元。

而在广袤的恩施大地上,120万亩特色农业基地,更是鼓起村民的“钱袋子”。

在恩施市盛家坝乡石门坝村,聂爱明的茶叶展业合作社今年收入20多万元,贫困户张茂强茶叶收入了近3万元。

86家龙头企业,146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恩施玉露入选中国优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恩施马铃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加速剂”。

项目建设夯实发展支撑

“虽然现在有点堵,等桥修起了就好了。”12月22日,因对金山大道跨施州大道立交桥支撑模具进行拆除,堵着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十分理解。

今年来,恩施州城的变化,刘师傅一一看在眼里:五峰山隧道贯通,施州大道北段、金山大道东段、五峰山隧道及人民路西段等道路即将通车,318绕城线肖家坝至金龙村段、高旗大道等道路相继开工。

内畅外联的城市路网正在形成,这得益于恩施市出硬招、出狠招、出实招,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以大投资支撑大发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在城市,实施城市重点项目6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棚户区改造、城市交通基础设建设等重点项目融资26亿元。恩施客运中心站、三水厂(扩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正式运营,二水厂(迁建)、四水厂及大沙坝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有序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健全。

在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建设不断提速,5.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得到解决,实施通畅工程510公里,新改建农村电网400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65户,在全州率先启动13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这一切,都不断激发和释放出新的发展动能。

绿色生态提升发展品质

每日清晨,住在州城的范国生都会来到凤凰山森林公园,一趟太极拳打下来,说不出的惬意。

推窗就能见景,低头便能拾绿。恩施市按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推进城市公园、休闲绿地、游园广场等城市休闲游憩地建设,公园绿地总数30个,面积达3798亩。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绿地率达33.17%。10大州级公园、36个社区公园建设稳步推进。

这,带来的是城市品味的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让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土更净、城乡更美,是恩施市的坚守。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0天,水生态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强力推进,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项目有序实施。

让农村变美,让农民变富,自然生态优势逐渐凸显。白杨坪、芭蕉、沐抚等一批特色集镇,高拱桥、二官寨、麂子渡等一批特色村落借助生态、绿色脱颖而出。恩施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绿色示范乡村14个。

让生态资源,变成群众增收的资产,实现绿色崛起,恩施市突破发展瓶颈,锻造发展新引擎。

数字见证变化,2017年,恩施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0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3.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95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17元。

来源:中国硒都网 全媒体记者 童秀清

(责任编辑 文梦)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