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讯(融媒体记者 向蓉 实习生 杨喆 通讯员 冯坤 韩苏玉 )为持续深化水生态文明建设,恩施市全面推行市、乡、村三级河长制,全市199名河长成了96条河流的“大管家”,通过建立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做到守水有责、守水担责、守水尽责,以“河长制”实现“河长治”,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我们现在主要是进行过滤、水上清漂,我们每天都在清理垃圾然后集中在一个地点,把它集中以后进行外运,我们每天还对水库进行安全巡查。”12月29号,在屯堡乡车坝河库区,记者看到该河段的管护单位及河长,正组织保洁员进行清除漂浮物和打捞垃圾。
围绕压实治河护水的责任和措施,恩施市不仅让“一把手”当河长,还设立了《河长通讯录》、“河长制明白卡”和“巡查日记”,强化痕迹管理。在河道两边的河长制公示牌上,市民还可以通过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关注河长制微信公众号,在线反映情况,参与监督。同时,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投入100万元,聘请了158名保洁员、管理员、信息员,分责任段,协同河长开展河道管理工作。
“河长制工作不光是简单的保洁,我们主抓了一河一策工作,结合实际,将河道治理项目从设计到施工融入了生态元素,两岸修建了两级生态护坡并种草植树,真正达到岸绿景美,并提高城市防洪能力。”采访中,恩施市城区河道水利工程管理处主任杨邦文介绍到。
正在实施的就是清江干流(恩施市)重点河段近期防洪治理工程,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据了解,该项目起于高桥河止于带水河,全长15公里,覆盖恩施市城区三个办事处和龙凤镇、屯堡乡,总投资1.7亿元,预计2018年项目建成后,不仅有效发挥防洪功能,还将成为恩施州城的一道风景线。
自河长制推行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抓共管共治之下,天蓝山青水秀成为恩施的旅游新名片。恩施市坚持把河道当街道来管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巡查制度、奖罚考核办法等,对全市96条河流全面落实243名河长的责任,其中22位市级河长、88位乡镇级河长、133位村级河长。目前,已完成对境内干流127公里、集水面积3541平方公里区域的“清网”行动,89000平方米的网箱已全部拆除,同时不断加大非法捕鱼、采砂、侵占河道、违规修建构筑物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为彻底消除“垃圾河”、“污水河”、“五乱河”奠定坚实基础。
为落实1号省河湖长令,恩施市各级河长将迅速开展碧水保卫战“迎春行动”,制定行动方案,重点整治城市饮用水源地, 清江重点河段内的乱占乱建、乱围乱搭、乱挖乱采、乱捕泛捞等行为。 全市所有水库已全部完成网箱养殖的清除,为防止死灰复燃,还将建立长效机制,各级河长制定了巡查等制度,组织河道清漂活动,保障水面岸坡无垃圾,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和水质。活动将持续到春节前夕。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