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店镇五界谷旅游景区争分夺秒抢进度,确保明年早日对外营业;花坪一幢幢新修民宿拔地而起,早做来年避暑迎客准备;小西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正式启动,长岭岗和高岩子林场“森林小镇”建设规划有序进行。时值隆冬,行走在建始大地,处处是旅游建设火热场景。
近两年,建始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全力发展旅游,成效初显。先后荣获“湖北旅游强县”、全省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县”和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暨旅游扶贫先进单位等殊荣。今年,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20%。
全域化规划谋长远
“人类起源地·醉美金建始”,如今,这一旅游主题形象宣传语“驶”上高速公路,“飞”上蓝天,“搅热”了大都市,“火”了建始旅游。
这里有挑战人类起源学说的“建始直立人”,是唱响全国的土家经典民歌《黄四姐》故里,有“清江之醉”、野三峡之野、石门河之古,有中国南方最大日本落叶松基地,举步之内皆景致,审视建始旅游,不由醉在其中。
“发展全域旅游,整合全域旅游资源,必须规划先行!”建始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认识深远。
建始坚持“高起点、全地域、全要素、管长远”原则,着力完善全域旅游规划。立足“人类起源地·醉美金建始”形象定位,以美丽乡村、旅游景点、风情小镇为点进行资源整合,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点线面结合,按“一中心三板块六走廊”空间布局,先后编制完成《建始县旅游总体规划》、《建始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此为基础,完善了石门河、野三峡、五界谷、花坪特色小镇详细规划及15个重点贫困村旅游扶贫规划,正在编制《建始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规划》。
按这一总体规划,建始正重点打造城区及周边石门河、野三峡、五界谷、西漂湾等核心景区,加快石牌湖蓝莓采摘、小西湖休闲避暑度假、村坊葡萄长廊等六大乡村旅游示范区及店子坪当代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同时,坚持旅游挂帅、多规融合的总路径,强力推进旅游规划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规划深度融合,着力形成旅游控总、详规实施的规划管控格局,使建始全域旅游开发步入健康发展良性轨道。
全景化建设强引擎
时下,走进建始县官店镇五界谷旅游景区开发现场,首期投资近8000万元打造的蛤蟆溪洞、游客接待中心、悬崖架空栈道、直升飞机场、水上乐园等项目初见雏形,停车场、汽车营地、花园酒店和土家村寨等景观正在积极筹建中,翘首以盼的官店旅游正呼之欲出。
“这得益于景官红色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宽敞的高标准旅游大道建成,一下子拉近官店与山外距离!”官店镇干群无不深有感触地说。
他们所说的这条旅游路,叫红景旅游路。这条湖北武陵山首条绿色旅游公路建成后,成为建始连接沪蓉高速、恩施东部一条新的南北向重要干道,串联恩施州内主要旅游景区,带动沿线野三河、石门河等旅游开发,使建始旅游踏上“畅行大通道”。
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点线面结合,加快全域开放式大景区建设。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全方位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先后投入20亿元,改造建始火车站、117公里红景旅游走廊及通往各景区旅游公路,助力石门河景区创建智慧景区等。同时,引进客商先后投入10亿元,建成野三峡、石门河两个国家级4A级景区,推动建始全域旅游建设大跨越。
发挥“旅游+”功能,推进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开启全产业融合建设。今年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三里蓝莓、花坪“关口葡萄”、红岩寺猕猴桃、官店云土豆采摘节;举办首届黄四姐民歌大赛,龙王淌全国汽车场地越野大赛,全国清江江钓大赛,积极筹备中国首届南方枸杞采摘节,以节为媒,好戏连台。以农旅体验游、文旅互动游、体育竞技游、工旅游创意游为主的“四大全域旅游”模式正形成。
下武汉、赴上海、到深圳,一路吆喝兴旅游,强力推进野三峡、石门河、黄四姐文化园等一批大景区建设,着力打造良水桃缘、醉美小西湖等一大批乡村民宿建设,启动花坪葡萄小镇、景阳江钓小镇、高坪露营小镇、高岩子和长岭岗森林小镇建设,加快官店硒养小镇、茅田苗鼓文化小镇、三里黄四姐文化小镇、红岩寺318驿站小镇规划编制。大力实施以加大旅游城市、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特色小镇、旅游市场开发为主的“五层开发”力度,从未有过的拓展力度,正把建始全域旅游开发引向纵深。
全民化共享增红利
“不敢想!做梦都没想到有这么大的变化!”站在小西湖畔,村民田大贵感慨不已。
令他没想到的是,数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死湖”,随着野三峡景区的开发,声名鹊起,印证了百年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可能遥唤玉华来。
仿佛一夜之间,“醉西湖”、“望湖楼”、“湖畔楼”、“西湖山庄”等以“湖”命名的上百家民宿星罗棋布,如今每年前来避暑的武汉等地游客不下2000人,带来上千万元收入。
更令田大贵没想到的是,以他所住的小西湖为圆心,5公里为半径,方圆14个村(社区)成为避暑大景区,仅今年就接待游客4万人,不到2个月时间,带来上亿元的旅游收入。
让全民分享旅游开发带来的红利。这些年,建始县委政府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沿野三峡至石门河两个4A级景区“一线串珠”打造以景阳薄壳核桃、关口葡萄、猕猴桃为主的特色产业走廊,沿线新建和改造特色民居和农家乐2500余户,一乡一片景、百里正成画的生态走廊叠加效应尽显,惠及沿线百姓。
“把旅游切实转化成脱贫动力!”县委书记向红林明确要求。不断推动全域旅游在精准扶贫、竞进小康大局中挑重担,唱主角。坚持核心景区辐射一批、产业融合共享一批、创业就业发展一批、休闲度假惠及一批、乡村旅游扶持一批的思路,最大限度释放旅游红利。
目前,全县除已有核心景区之外,正在规划建设的景区有8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旅游特色小镇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54个,湖北旅游名村2个,已建成星级农家乐462家,红色教育基地1个,培育旅游购物点10家,旅游商品企业10家。
如今,全县已超过3万人直接吃上旅游饭,通过旅游带动2000余名贫困人口直接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其中350户1000余人已经脱贫出列,涉及旅游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5%以上,全域旅游持续发力,旅游红利正逐步惠及更多人。
全域旅游引领大开发,建始正步入发展新境地。
来源:建始网 记者 刘波 特约记者 肖华
(责任编辑 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