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恩施州2016年贫困人员劳务输出(仙桃—恩施)精准对接招聘会在恩施市隆重举行。本次招聘会有225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22368个,进场人数达到2200多人次,达成就业意向569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招聘会仙桃市有15家大型企业到场招纳人才,提供了10205个岗位,招聘会现场有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与仙桃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并拟随企业到仙桃正式上班。
如何促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简称贫困人员)走出困境,恩施州人社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按照年中省人社厅印发的《湖北省贫困人员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方案》要求,率先开展跨区域劳务输出精准对接,为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贫困人员找出路,实现“就业脱贫”。
摸清底数,建立贫困人员台帐,做到信息“精准”。
今年以来,恩施州人社部门与扶贫部门联动,组织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现状调查和外出务工人员资源普查,对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和有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员均建立了实名制台帐,动态掌握劳动年龄内贫困人员的就业失业状况、技能水平、求职意向、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就业援助、创业扶持,切实做到“精准”对接,为精准帮扶夯实工作基础。
寻亲结对,开展跨区域协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恩施州各县市均属国家级贫困县市。8月初,恩施州人社部门积极主动向河北省荆州、鄂州、荆门、仙桃、潜江市等五个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就业部门发出邀请,共聚恩施州府商讨劳务输出精准对接工作,全州八县市的就业和人才服务部门有关人员参加对接洽谈会,达成了合作协议,全州8个县市分 别与经济发达地区签订了《贫困人员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四大机制。一是建立长期稳定的贫困人员劳务合作机制。双方建立和保持长期稳定的贫 困人员劳务合作关系,互为劳务合作对口单位,可互设就业联系站(点),搭建两地定向开展区域贫困人员劳务交流合作、职业技能培训的就业互助平台。二是建立灵活有序的组织协调机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代表两地接洽、组织、协调贫困人员劳务合作事宜,共同商议和落实两地贫困人员劳务合作具体工作,协调解决贫困人员劳务合作重要问题,建立定期、常态的协调联系机制。双方成立贫困人员劳务合作协调专班,建立日常联络制度和信息互通制度。三是建立无缝对接的贫困人员劳务服务机制。双方本着诚信、高效原则,推行定向专场招聘洽谈会、定单式培训等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贫困人员劳务交流协作。四是建立渠道畅通的贫困人员劳务维权机制。双方公开劳动保障投诉受理机构和举报电话,畅通贫困务工人员劳动保障维权绿色通道,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加强工资支付监管,重点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贫困务工人员权益行为,切实保障贫困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对贫困务工人员自愿终止劳动合同或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关系 的,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办理离职手续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得设置障碍条件。
深化措施,内外并举,让就业成为脱贫主渠道。
在做好区域协作的同时,恩施州人社部门主动作为,挖掘自身潜力,帮助贫困人员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一是在做好对外输送人员时同时,积极开展该地区工业园区和企业的对接,让贫困人员在家门口脱贫致富。二是有针对性地举办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员的综合素质。坚持以“适时、适地、适 才,实际、实用、实效”为基本原则,针对外地用工和企业用工需求以及贫困工的不同特点,加大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大力开展“订单式”、“对接式”、“储备式”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员的技能水平,增强贫困人员的就业能力。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把宣传发动贯穿于脱贫工作的始终,不断挖掘贫困人员劳务输出带头人和劳务输出示范户等典型,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用典型的人和事带动身边的贫困人员输出。四是加强对外出务工常识和劳动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 提高劳务人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输出地和输入地做好劳务承接和服务工作,更好地为劳务工作者提供就业岗位、就业服务、劳务维权服务。
来源:湖北省人社厅网站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