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在宣恩县沙道沟镇栏杆坪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几十名工人正在加紧施工,现场好不热闹。
沙道沟栏杆坪村易地扶贫安置点是宣恩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示范点,该安置点建成后预计可安置110户468人。要在短时间内完成65亩安置点土地征迁、规划、宅基地审批、公示及手续办理,一度成为该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拦路虎”。为破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僵局,该镇干部职工齐心协力纷纷下田间、跑县城,“5+2”“白加黑”成了易迁办、镇村干部的工作常态。在高位推动和工作人员“连轴转”的紧张工作状态下,栏杆坪易迁点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掀起了易迁工作的热潮。目前,沙道沟镇7个易迁安置点相继开标或正在加紧建设。
为畅通易地扶贫搬迁“绿色通道”,有效破解项目用地难、招投标手续多、资金使用手续繁、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难等问题,宣恩强化担当,及时出台了“四项机制”,超常规推进工作,全力支持项目建设。
建立强力督办机制。按照日报告、周通报、月评比的模式,宣恩县委、政府两办督查室和县易地扶贫搬迁办全面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督办检查,并进行量化排名,排名处于后三位的乡镇,第一次作通报批评处理。连续两次处于后三位的乡镇主职,由县长进行约谈。连续三次处于后三位的乡镇主职,由组织部作出相应的处理。
建立移动办公机制。面对信息沟通不畅,情况掌握不及时的问题,建立宣恩县易地扶贫搬迁微信工作群,将县长、分管副县长、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分管领导、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县易迁办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其中。通过移动终端,乡镇可随时随地向领导汇报进展、反映问题,领导亦可及时指导、快速掌握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建立县“四大家”领导包保机制。建立健全了覆盖县“四大家”所有领导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联系机制,确保各安置点都有一名县级领导挂帅,指导、督促和协调各项工作。县委对包保领导到点指导情况也进行定期督办,督办情况直接上报县委书记。
建立快速推进机制。在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决战动员会上,明确对全县易地扶贫搬迁要按照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施工、有资质的监理机构全程监管、有健全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无干部个人私利、让搬迁户满意的“三有一无一满意”要求,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迅速开工建设。
“8月以来,宣恩各安置点的建设进展真是突飞猛进啊,这都得归功于‘四项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宣恩县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道。
截至目前,宣恩县2016年计划启动的36个安置点已开工30个,主体建设开工17个;2016年省下达搬迁任务为2134户7056人,目前 主体建设开工1725户5510人,其中集中安置1583户4996人,分散安置142户514人,综合建房开工率分别为80.1%、78.1%。
来源:恩施晚报 通讯员舒鸿妍 戴虎 田代超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