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记者 王会 实习生 龙杰 巴东台 黄森林)我州地处鄂西,地形复杂,山高路远,“买卖东西难”困扰着山区人民的生产生活。近年来,我州整合物流资源,强化物流服务,推进交通物流农村网络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紧贴实际、服务“三农”、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发展之路。
在巴东县信陵镇金竹园村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村民向东正在邮寄家乡的土特产,而在去年,向东往外地寄东西,要搭车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县城,不仅花费了时间,还增加了成本。
同样得到实惠的向梓喜,是金竹园村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的负责人,自去年物流综合服务站运营以来,他每天都帮当地村民收发快件,这不仅为当地的群众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增加了自己每月的收入。
不仅如此,向梓喜运营的便利店,店里的所有的货物,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外销售,通过物流公司将货物送到家门口。网上下单,村头收货,如今在农村已悄然兴起。
物流延伸到乡村,山里的农副产品通过电商物流走向全国。神峰薯业是巴东县沿渡河镇的一家民营企业,每年生产的红薯淀粉约3000吨,每年通过电商物流发往全国各地的产品达400万斤。
农村物流的发展,减少了乡镇企业的运营成本,但在山区,农村物流受地域条件的限制,物流成本较高,物流收益低,“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出现较大的逆差,农村物流的发展不平衡,部分企业出现了营运困难的现状。面对亏损,物流企业也在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扭亏为盈。巴东捷风物流公司在优化路线、强化服务的同时,还采用电动车代替传统的柴油车,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同时,针对物流企业发展的困境,政府的大力扶持,也有效缓解了物流企业发展农村物流之困。
来源:恩施新闻联播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