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讯(融媒体记者 杨名 实习生 贾瑞瑞) 还有两天时间,就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了,走在州城的大街上,随时都能感受到商家刻意装扮出的浓浓的节日气氛。各商家早已瞄准节日推出“圣诞打折”、“圣诞优惠”,想借节日“热潮”赚得盆满钵满。但记者采访后发现,消费者对这个西方节日的热情变淡,在逐渐升温的“圣诞经济”下,很多市民的消费趋向理性。
在湖北民院附近的一家商店,店员们正在包装圣诞礼品,为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做最后的准备。商家廉万英告诉我们,这里是校园店,都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卖一些发卡、帽子,再就是一些圣诞的彩铃。
借“平安夜”的东风,被赋予“平安果”寓意的苹果成了明星。往年有商家将普通的苹果搭配上了各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包装,价格便翻了几番。廉万英说,他们店里卖的圣诞苹果分为八块钱一个和十块钱一个两种的,主要针对的就是校园店周边的学生。那么今年的苹果依旧如往年一样受欢迎吗?对此,记者进行了随机采访。
市民甲: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毕竟圣诞节平安夜只有有气氛就够了,吃一下糖果就好了,虽然说苹果有平安夜的意思,但是毕竟是中国人来说的,没有必要。
市民乙:不会买,都是一样的苹果,只要自己心里觉得有意义,每天都可以过,没必要花高价钱买那些苹果。
市民丙:每个人想法不一样,如果是我的话我觉得没有必要。
市民丁:我觉得浪费钱,其实送多了也吃不完,高价苹果只是一个意思,只要心意到了就可以了。
尽管商家营造的圣诞氛围依旧浓郁,但似乎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热销场景,记者又走访了小商品批发市场,在这里,圣诞老人电动玩具、圣诞树、圣诞帽等各种圣诞商品均已上架,然而前来选购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大多数摊位前冷冷清清。
商家肖访告诉我们,现在生意不好做,以前的这个时间她们饭都没时间吃,厕所都没时间上,今年这个时候他们都坐着的,没有生意。
商家告诉记者,今年圣诞商品遇冷的一大原因就是网络冲击,在奋战“双十一”之后,又血拼“双十二”,面对线上线下的各种促销活动,消费者也会疲惫。除此之外,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倡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也是圣诞节遇冷的一大原因。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