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记者 杨思琪)近年来,恩施市各民族学校把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效载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在施州民族小学,“走向明天”民族乐团正在进行管乐器表演。乐团成立于2010年,开设有二胡、扬琴、竹笛等13个民族乐器和管乐器培训班,现有2000多名师生参加免费学习。除了常规训练,学校每周还外聘专家对学生进行两次专业训练。如今,孩子们已经能用竹笛、琵琶、扬琴、二胡等乐器表演《龙船调》、《赛马》等经典曲目。
近年来,施州民族小学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文化为魂,课程为根,活动为源”,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窗口学校。
每周一早上,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都会进行主题队日活动,这次的活动主题是“学习十九大,争做好少年”。在特色实践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以十九大报告为主要内容进行填词,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在恩施市硒都民族小学,校旗、校徽、学生奖状、标志牌的设计,都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元素。校歌《和美校园种理想》采用恩施本地的灯歌、田歌等民族音乐元素创作而成,学校还为学生定制了以西兰卡普为主要元素的民族校服,开设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校本课。
近年来,恩施市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主题,以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为目标,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重大机遇、重要载体,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市”、“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
来源:恩施新闻联播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