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晴天外出都得穿胶筒鞋,现在下雨天在公路上都可以穿布鞋。”12月6日,尚友莲望着硬化一新的村道说。
76岁的尚友莲是来凤县漫水乡赵家坡村1组村民。上世纪60年代初,尚友莲从百福司镇岩坝子村嫁到赵家坡村,当时没有公路,尚友莲打早从岩坝子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行走,到赵家坡夫家时已是晚上。
赵家坡村距漫水集镇7.5公里。成家后,面对用苞谷杆围着的木房,没有隔夜粮的家,尚友莲决定改变贫穷面貌。她和丈夫赵仁碧在生产队上工之余,把自留地种好,养起母鸡和猪。隔上十天半月,尚友莲沿着山路把鸡蛋拿到集镇卖掉,换些生活用品。猪喂肥在家杀后,丈夫挑着到乡食品站出售。几年下来,家中虽添了儿女,但每餐都还是能吃饱饭。
田土分下户,村里修通了机耕路。尚友莲和丈夫除了把田土种好,每年养四五十只羽鸡和数十头猪。
“机耕路虽不能时时通车,但晴上十天半月,我家就可以请拖拉机把猪拉到乡上卖呀。”尚友莲说。
1989年,尚友莲家不仅盖起了房子,还买起了拖拉机。四方媒人都来给26岁的儿子赵东海提亲。
儿子赵东海开着拖拉机行进在泥泞的机耕道,无论机器怎么吼叫,但四个轮子就是驶不出泥坑。多年下来,拖拉机不仅没给家中挣到钱,还倒欠两三万元外债。
村里人纷纷外出务工挣回了钱,赵东海决定去福建福州跑运输。
去冬今春,赵家坡村通往乡上公路正式改扩建,赵东海和其他外出村民一样决定把家中房屋翻修。半年下来,三层小洋楼修了起来,5米宽的通村公路也硬化完毕。为了防止母亲尚友莲在家孤单,赵东海给母亲在家开了个小卖铺。
路硬化了,村里留守的老人一有空就聚集在小卖铺聊天。
“路修好了,外地客商纷纷到村里茶花基地购买茶花,全村1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的玉米和喂的猪,商贩都开着车上门收购。”村支书赵仁远说,“赵家坡因道路改善会如期实现脱贫。”
来凤县农村公路总里程1328公里,其中列入规范化管理的四级公路986公里,等外农村公路342公里。为实现减贫摘帽,来凤县在决战贫困、交通先行,切实解决为民出行服务上,主要是建好通村、通组公路“最后100米”,打通公路神经末梢,形成农村公路微循环。
今年,来凤县为彻底改变农村交通落后面貌,安排部署农村公路建设项目324条、588公里,总投资3.92亿元,分两批进行建设。
春节上班第一天,来凤县就专题研究农村公路建设,县交运部门分3个组实地调研。按照“先重点贫困村,后一般村”,“先撤并村,后自然村”,“ 先循环路、断头路,后产业路、旅游路”的总体思路,统筹谋划和规划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第一批下达农村公路建设任务210公里,主要涉及重点贫困村及撤并村村组公路,第二批计划任务378公里,侧重于全县重要循环路、产业路、旅游路等方面,并根据实施进度适时调整计划。
抽调各部门人员成立工作专班,全面负责精准扶贫农村公路建设。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现场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项目规划、建设融资、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工作机制和砂石供应、材料价格上涨等现实问题。通过容缺预审、容错免责、检查督办等方法,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工作激情,加快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共完成路基建设420 公里,完成路面硬化建设310 公里,累计完成货币工程量2.9 亿元。
今年,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已达到4.3亿元,建成610公里农村公路。为了确保建设资金到位,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家联席会议统一思想,全力筹措建设资金。目前,正在通过来凤交投公司,搭建筹融资平台,为农村交通项目建设申报贷款。同时,该县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一事一议”工作力度,统筹整合部门资金集中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另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和有关企业参与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
农村公路建设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彻底改变来凤县农村公路交通落后面貌的一场“民生仗”。为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该县与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签订了农村公路建设责任状、路线图和时间表。同时开展质量、安全、进度专项督查行动。
今年来凤把交通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清理十一五、十二五欠账,推进来咸高速公路、242国道、367省道及绕城线等现有的项目,谋划主干道、大道等重点项目,把农村公路逐步转向以乡镇为主。围绕龙凤示范区中等城市规模与需求谋划大循环线和重要节点路段项目,围绕出口道路谋划铁路、高速路、国省道等支持项目,围绕产业发展谋划类似“通道+产业”类型的大河镇冷水溪至白岩山至坪坝营生态旅游公路等。引导村民参与监督,确保今年推进的600公里农村公路建成安全工程和民生工程;打通农村产业基地接线口,形成微循环。
要想富,先修路。来凤正以只争朝夕加快建设农村通村公路建设,为28万农村人口出行,为185个村产业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向相辉 舒镜峰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