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11月30日发布《中国对外投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攀升,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区位分布更为广泛,投资行业领域更加丰富,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体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反映 了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显著提高,展现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良好前景。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一方面,国际投资环境变化影响着中国对外投资的稳定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脆弱,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不利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持续发展。近年来,部分国家投资保护主义倾向有所增强,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国投资实行严苛审查,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正常商业投资。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仍有待提高。与在国际投资市场经营多年的外国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是后来者,在技术、品牌、跨国经营和风险应对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对较弱,对外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经营行为还有待规范,如缺乏投资风险评估,部分投资项目屡屡受挫;对外投资盲目乐观,一哄而上,引发东道国政府和舆论的误解等。
《报告》明确对外投资的政策导向。中国对外投资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方向,促进企业合理有序开 展对外投资活动,防范和应对对外投资风险,推动对外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与东道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政府相关部门按照“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商业原则、国际惯例、互利共赢、防范风险”的原则,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活动。
《报告》明确表示,中国作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主要开放型经济体,正在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外投资已从规模扩张型进入质量效益型发展新阶段。展望未来,中国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企业将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参与国际投资合作,与各国投资者合作创新、包容互惠、共同发展。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优化政府职能,做好对外投资引导、支持和综合服务,推动对外投资健康、包容、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责任编辑:郑豫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