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着柑橘、医用纱布、复合包装膜等商品的集装箱列车21日从湖北宜昌出发,踏上为期16天的中欧之旅。这是三峡工农业产品首次在家门口搭乘中欧班列出口欧洲。
自2011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已突破6000列,铺画运行线57条,国内开行城市达到35个,但三峡库区此前发往欧洲的货物都是通过汽车转运到武汉或者重庆后,再经过中欧班列办理发送。为了进一步建立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扩大补齐通道短板,作为三峡区域龙头城市的湖北宜昌,率先对接中欧班列,减少货物出口中间环节,实现三峡库区当地装车和挂运。
据了解,首次搭乘中欧班列的货物有300吨新鲜的三峡柑橘和医用纱布、复合包装膜等工业品,由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在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后,运达11000公里以外的德国汉堡。与空运相比,中欧班列可节约运费四分之三左右;与水运相比,中欧班列运到时限缩短一半。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 郜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