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通讯员 吴世光)11月21日,虽然还在持续降温,但是寒冷丝毫阻挡不了邓家沟人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情。咸丰县唐崖镇邓家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在规划的白茶基地里热火朝天的忙着耕整土地。
中午十分,满面春风的合作社理事长严建权,骑着摩托车,一路把首批茶苗到村的喜讯告诉乡亲。年近70的老书记安月品,兴高采烈的招呼大家“下茶苗、下茶苗啰!”40000多株绿油油的茶苗,带着党和政府对贫困山村的关怀、饱含邓家沟脱贫致富的希望,从唐崖镇到了邓家沟。
正在调研各村镇冬季茶叶生产的咸丰县人民政府调研员曾庆国和县农业局、畜牧局的领导正好路过邓家沟。发现村委会的大场坝里无序堆放着的茶苗,马上过去问谁是负责人,并把严建权叫到茶苗前,告诉他茶苗不能码垛,必须马上把茶苗散开保管,栽种之前一定要认真修剪种苗,把种苗按照大小规格分类载重。见人手不够,一行人走到茶苗堆边,把茶苗一把一把移到平地。
就在大家分拣茶苗的时候,一辆中巴车飞快地向村委会驶文化广场驶来。喜形于色的村支书姚智勇和恩施州电视台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长吴胜富,一边走向村委会后面的停车场,一边招呼在村文化广场的人,“走走走,来贵客了,迎贵客去!”
首先从中巴车上走下的人,是州委常委、副州长唐泓。他一边走,一边把农业部财会服务中心、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王莉茜副主任,以及金融研究处、基金管理处、项目评审处、综合处的郭冬泉、郭晓平、张朋副、刘继业等来自首都的远方亲人介绍给大家,告诉村民,“这批客人是农业部派来的调研组,来恩施州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邓家沟了解“三农”实情,帮助解决困难,助力乡村振兴,科学谋划2018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而来的。”
未等走进村委会,这些土家山寨的稀客,邓家沟村的贵宾,就和围过来的村民聊了起来。听说贫困户田海权就居住在村委会坎下,王莉茜就对大家说,“走!先去他家看看!”
这一吆喝,猝不及防。准备在村委会会议室的茶水都还没有递在客人的手上,客人已经直接去了田海权家。田海权家是邓家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父亲田明朝今年已80岁高龄,老伴因病瘫患,媳妇离家出走,儿子尚在读书,一家人靠身患多病的儿子田海权种几亩山地维系生计。精准扶贫工作队入驻邓家沟村后,工作队和帮扶人与他共同制定脱贫计划,帮助他家发展水稻花生种植、发展山羊养殖,鼓励他积极投身合作社发展白茶产业,激励他儿子努力学习。
王莉茜一行推开田海权的家门,瘫患的老伴一下子就认出了紧随在后的唐泓、张军等同志,“你是唐州长,已经记在我心里了,他是州电视台的张军,送了我孙子好多书呢……”她向王莉茜一行表示,衷心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恩施电视台精准扶贫工作队,自己对脱贫致富充满信心。
从田海权家里出来,王莉茜一行不顾山高路远,又走访了彭文权、曾庆元、严天月等村民家,向广大村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与邓家沟村村支两委、邓家沟村农业合作社成员、驻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及部分村民代表进行了深入座谈,详细了解了邓家沟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农民的分布、数量和结构(年龄、族群、身体状况)、合作社管理、产业发展、金融扶贫政策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王莉茜最后说,大半天时间的调研感触很深。通过这次调研,深刻的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的伟大前瞻性和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重要性。她代表调研组一行,感谢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为帮助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克服重重困难,勤勤恳恳、踏实工作,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带给困难群众,把各级政府的惠民政策贯彻给困难群众,把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心传递给困难群众。
王莉茜表示,调研组将认真全面总结在恩施州的调研成果,为邓家沟村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恩施州打赢扶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