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大力发展香椿产业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2017-10-24 15:23  

巴东县大支坪镇柏杨坪村是恩施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口帮扶村,自今年3月驻村以来,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主动作为,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来抓,以香椿、银杏产业发展为主,配套产业发展为辅,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在巴东县大支坪镇柏杨坪村,一场香椿产业发展大会正在村里举行,驻村扶贫工作队、村干部以及企业坐在一起,讨论了近两个小时,只为真正能让香椿产业惠及于民。

“怎么把香椿产业发展起来,落实下来,大家发表一下意见?”巴东县大支坪镇柏杨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谭小石首先抛出了问题。

“以大户带头发展,要落实到实处最关键。”

“一方只要有几个能人带头发展,只要看到一批人赚到钱了,有经济效益了,那些思想比较滞后的人,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把香椿产业发展起来了。”

讨论中,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一致表示,村里虽然有银杏、甜玉米等产业,可是由于产业见效慢,村民发展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村里通过调研,发现村里有部分村民种植了香椿,且销量供不应求,于是村支两委将香椿产业发展提上了日程。

“每一个村干部,发展50亩香椿,发展一户亮点,以组长、党员、村民代表为抓手,村干部带头发展香椿。”巴东县大支坪镇柏杨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谭小石表示,为把香椿产业落实到位,村支两委将香椿产业发展作为年底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规定5名村干部必须发展香椿250亩,同时实行限时办结制,确保明年第一季度之前栽下香椿后,村民能真正得到收益。

邓正民是村里的老党员,以前家里就种植了香椿树,去年,他跟着返乡青年李亚平发展香椿产业,不久就尝到了甜头。

“产1000斤的苞谷,按照一块一斤,就是1000块钱,一亩香椿发展好,劳动力成本各方面都比较低,一亩地至少是3000-4000块钱。”巴东县大支坪镇柏杨坪村四组村民邓正民面对记者的提问十分高兴。

由于香椿是个短、平、快的产业,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于是巴东绿之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的香椿酱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巴东绿之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平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亩香椿树产300斤香椿,市场价每斤至少5元计算,每年采摘收购3次香椿芽,每亩香椿直接增收4500元,250亩香椿基地可直接为老百姓增收110多万元。

通过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销售的经营模式,鼓励村民大力种植香椿,同时加强种植和管理,促进村民有稳定的产业收入。

据了解,截止5月底,柏杨坪村农网改造项目全面完成, 200KW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并网发电,村组公路改造升级全面启动。在主抓香椿、银杏产业发展的同时,辣椒、甜玉米等配套产业稳步推进。

“州住房公积金将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对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发展想办法、谋出路,保证2019年全村实现整村脱贫的目标。”恩施州住房公积金驻巴东县大支坪镇柏杨坪村第一书记 熊乔林信心满满。

来源:巴东县通联 记者焦国斌

(责任编辑 朱晓涵)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