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日(农历丙申年五月廿九),周日,部机关一行9人冒着雨,一早从州委院子出发,在江主任和机关支部副书记张主任的带领下,前往我们仰慕已久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光国同志的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先是和州、县工作队成员一道参观了愚公1号路,正在规划中的旅游观光路,产业路等。参观了猕猴桃基地,绕了一个大圈子 ,其实是一个循环路,而后听取了“王光国事迹报告团”3名成员的汇报,总之一句话 :很受教育,很受启发。讲二点体会。
一、认真领会王光国同志的精神内核,自觉增强学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讲二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平凡中的伟大。王光国同志的事迹很平凡,也很普通,但是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条件下,不等不靠不要,自己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当今“两学一做”的活教材,宣言书,指路石。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有一句至理名言: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伟大领袖毛主席大力倡导“实事求是,力戒空谈”,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警示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想王光国同志正是我们基层党员中实干的典范、学习的榜样。正是当前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所需要倡导、弘扬的新时代的升级版的新“愚公”精神。只有全州2694个村党支部书记都像他那样,我们的精准扶贫、脱贫目标就一定能如期实现、圆满实现。
活在当下,是王光国同志生活的真实写照,考取公务员后,放弃到集镇过一种舒适生活依旧在村子里面卷着泥巴裤腿,依旧在村里当支书,为乡里乡亲谋福祉,依旧憨厚老实苦干实干,这样的人,怎么会不叫群众称赞留恋呢?
王光国同志身上所绽放的不是什么奇光异彩,也不是惊天动地的伟业,就是在平方的岗位上践行一名真正共产党的风采,他身上的韧劲、骨子里的硬气和不畏艰难苦干实干的“硬汉子”精神,正是当下或缺的东西。从2005年腊月初九,六年时间,二千多个日日夜夜,3万5千个义务工,开挖山石土石方2万2千方,仅用不足16万元的三材款,完成了180万货币工程量,从深山峡谷、崇山峻岭之间凿出一条2500米的这样一条路来。真不容易!让生顿生敬畏,真不容易啊!洋芋河两岸人几代人的奢望和梦想,在王光国同志父子接力干的二十八年间创造并实现了人间的奇迹!你能说不是共产党的伟大吗?你能不说是共产党员带领群众劳动创造的吗?一切事实表明,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第二个关键词:光环下的平淡。
在惊叹之余,我更关心王光国作为名人,他看什么书,他做这么多事,有没有从中中饱私囊行为?看了他办公室的书架,大多数都是养殖、种植的书籍。与农村发展息息相关的。虽无太多高深的理论,但在农村却务实管用。王光国同志在北京全国开会期间结识了一位江苏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江阴市山泉村党支部书记,两人情投意合,当对方问王光国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萌生了让对方捐资修了一个现代化的幼儿园的想法,让村里娃受到好的教育,是他最初的愿望——于是山泉幼儿园应运而生了。所有的设计、施工、修建全部由捐资方主持,王光国同志没有从中染指一份,就是自己在修建公路过程当中,也仅仅让自己的兄弟姊妹在其中打点零工,从不从中搞工程承包获取利益和好处。这一点在当下从严反腐态势之下,王光国同志能保持定力、洁身自好、始终做到不忘初心,在路修通哒之后又积极谋划产业发展种植猕猴桃,还规划建深加工厂,同时规划搞旅游,办起农家乐,让家家户户吃上旅游饭,在家门口发财。在为乡亲们谋划的时候,很少谋划自己。自己住的还是一个老房子,吃的是粗茶淡饭,包谷饭,合渣洋芋,出门下乡还是一辆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这就是王光国真实而又平淡生活的写照!这就是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风采!
二、用心、践行、坚持,以王光国同志为镜,做一名合格党员,(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讲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贵在用心。古人云“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心之所向,是内心的向往和憧憬,身之所往,是在精神和灵魂指引之下的行动和实践。心之所向,决定了身之所往,内心的向往与纯洁与否,也就造就了我们修身行为的高尚与低下,内心向往的优劣,也就造就了我们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在我们的生命里,如果有了心的向往,我们的行为就有了方向,我们也就不会彷徨,也因为有了心有所想,我们的人生旅途才不会迷路,才不会无用的奔跑匆忙。
世界是多彩的,每一个人的向往是不同的,生活中,人们的性格、境遇都不尽相同,谁都有自己的向往,谁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可正确的心之所向,我们大家所共同崇尚的信仰。学习王光国同志,贵在用心,心之所向,决定了身之所往。在当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永跟党走”教育活动,把学习王光国精神统一到中央、省委、州委的精神上来,切实做到深学、真学,以王光国同志为镜,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正能量。
第二个关键词:贵在践行。行胜于言。王光国同志是做出来的,不是靠说出来的,几十年如一日,通过父子传递,一代接着干,接续奋斗,不畏艰难,苦干实干的新愚公精神,始终是我们学习的力量源泉,榜样先锋,是全州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我们身处机关的党员干部,更是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去为领导服好务,为基层服好务,为全州广大的党员干部服好务。身为刚进组织部们的一名新兵,更是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感、以“分秒必争”使命感快速融入团队,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群众学习,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尽快使自己成为懂业务的“行家里手”。
第三个关键词:贵在坚持。先秦《孟子.告子上》有句名言:“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也就是常说的成语“一曝( pu)十寒”。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我还是不厌其烦重复一遍,孟子对齐王的昏庸,做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对王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接着,他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弈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弈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程度不一样啊!我们要学习一件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忘了,隔天十天再做,那事情怎么做得好呢?求学做事能够成功与否,坚持做、持之以恒应该是个决定因素之一。
学习王光国同志,非一日一时之功,贵在长期坚持,久久为功。作为一名新进机关的党员干部更应该时刻以他为镜子,经常照一照,时常找一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做好每一件小事,为领导服好务,为基层服好务,为党员干部服好务,从点点滴滴做起,不挑肥拣瘦,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甘于奉献,敢于担当,争做一名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