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蝶变日日新——利川市柏杨坝镇打造特色宜居乡镇侧记
街道亮化了,集镇不再堵车了,停车场建设好了,村里安装了路灯……连日来,利川市柏杨坝镇喜讯不断,该镇以“六城”同创为契机,大力加强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文明乡镇创建,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集镇装修新“客厅”
“在堵车了,说明就快到柏杨坝了。”以前在柏杨坝镇老百姓中间流行这样一句调侃的话。这句话也道出了该镇集镇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顽疾”: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环境卫生的脏乱差。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今年6月以来,该镇在一个月内完成了集镇的大街小巷黑化,对道路标线进行了施划,完善道路标识标线设置,缓解了交通拥堵,提高了通行效率。
“现在的街道宽敞、规范,显得更有秩序,看起来更舒服,车辆不许乱停,行人不能乱行,保障了行人的安全。”该镇响水村5组村民许明江感慨到,一个集镇的主干道就像家里的客厅,现在走在“装修”过后的街道上,有种住进了新家的感觉。
在柏杨坝集镇经营了20多年批发零售店的曾祥建,对集镇的变化看在眼里:从前一到赶集日,自己门前停满了车,一个当街店铺在街道上几乎看不见门面,现在街道规范了,好几百米外都能看见自己的小店。
为确保集镇综合整治取得的实效,该镇成立了专班,划分责任区域,包组负责,片片到人,个个定责,增加集镇卫生保洁员和集镇管理人员的数量,实现了集镇综合整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甘当“保姆”保通畅
“您走慢点,这大街上人多车多,我扶您过马路……”10月11日,柏杨坝集镇赶集,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百岁老人李远桃特别引人注目,每逢赶集日,107岁的李远桃就会到集镇上“溜达”一圈。扶着李远桃的,是该镇城管人员汪正清。
“车辆乱停乱靠,行人乱穿马路,我们都得劝导,特别是赶集人多的时候。”今年已经55岁的汪正清每天都集镇大街上巡逻、劝导。
据了解,柏杨坝集镇是省际干线利云路、利奉路的必经之地,一度时期以来,客流量大,车辆剧增,客运车辆随意占道流动揽客,加剧了交通拥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切实解决人堵车、车堵路的问题,该镇招录10名城管、治安巡逻员,将城建队伍将进一步壮大,助力集镇管理和“六城”同创工作。
除了招录的10名城管,在柏杨坝集镇,还有一群活跃的集镇管理志愿者,陈正大、严大亮、胡训明等都是将近60多岁的老街坊,为了集镇的建设,他们每天都志愿到街上穿上制服,义务巡防、劝导。
“集镇就是自己的家,上了年纪,窝在家里也没事做,到街上巡防、劝导就当是在家里打扫客厅。”城管、巡防员、志愿者们都甘当集镇建设的“保姆”,保障了集镇的交通通畅。
扮靓小镇“后花园”
主干道,这一集镇的“客厅”扮靓了,老街、民宿村这些集镇的“后花园”也没有落下。
柏杨坝集镇老街,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龙船调》从这里传唱到世界各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老街狭窄的街道已经容不下来来往往的车辆,车辆进老街,半天出不来。
为了切实解决老街车辆通行问题,该镇将老街街道设置为单行道,上午7点到晚上7点,从路口只出不进,并且安装了摄像头抓拍,有效的解决了集镇老街拥堵问题。
该镇在栏堰、齐心等村道路两旁新增太阳能路灯500盏,点亮了乡村,方便了村民出行。除了路灯,该镇在沿着利奉省道沿途的十几个行政村的道路两旁均由镇里统一修建环保垃圾池,配齐垃圾桶。每个星期由镇里组织专业车辆集中清运至集镇垃圾处理场予以集中无害化焚烧处理。
8月底,该镇基本建立起了全镇、村垃圾处理网络运行机制,做到了垃圾处理设施、环卫保洁人员、监督管理和考核奖惩机制全到位。
“扫干净、摆整齐、保畅通!全镇将进一步研究部署集镇管理与建设工作,按照人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法制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要求,建设环境优美的宜居小镇。”柏杨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牟杰鹏如是说到。
来源:中国利川网 全媒体记者 李锟 实习生 瞿琪 通讯员 丁允
(责任编辑 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