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如今大学生的假期生活,不再是简单地休闲游玩,而是增加了很多有意义的内容。在这个暑假,北京科技大学的一群大学生冒着酷暑深入乡村,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真切的感受基层群众的心声,丰富自身的生活阅历。
正在北京科技大学读大二的邹璐漪,是巴东人,在这个暑假,她带领12名同学回到家乡,调查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执行情况调查。
大学生邹璐漪说:“我们深入到基层来,是想来体验生活。了解精准扶贫政策自2013年实施以来,它的执行情况是如何的,从中总结和归纳。”
8月4号,邹璐漪带领她的部分团队成员组成临时调研小组,冒着酷暑,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了巴东县东瀼口镇羊乳山村,实地调查该村的产业发展等相关情况。在村委会,她们与村干部进行沟通交流,边听边记录,还针对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不时地向村干部进行咨询。随后,他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兴瑶茶叶专业合作社, 实地参观茶园,听取负责人介绍制茶工艺和茶叶销售等情况。当天,她们还随机走访了村里的部分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落实、致贫原因、脱贫措施等情况进行了了解。
来自浙江的刘璐是团队里的笔杆子,主要负责撰写论文和问卷调查的文字材料整理工作,这次是她第一次来到山区,参加这种社会调查实践。在巴东生活的十多天,她不仅领略到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感受到了巴东人民的热情好客。
在整个的调查走访过程中,同学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因为地方语言差异,与村民交谈时存在的沟通障碍;因为地域不同,来到这边后,部分成员还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但他们相互鼓励,互相扶持,克服重重困难。
参与这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先后走访了巴东县绿葱坡镇、东壤口镇和溪丘湾乡的7个偏远小山村,针对山区少数民族精准扶贫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对巴东县的精准扶贫有了更深入、更实际的了解。
通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她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农村和乡村的长度,让这些大学生们逐步丰富了实践经验,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来源:直播恩施 记者:李月芹 实习生:曹思源
(责任编辑 郜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