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6年1-7月恩施州重点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为实现“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2016年恩施州共安排省州级重点项目158个,计划完成投资248亿元。截止7月底,158个省州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4.0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2.11%。项目开复工145个,开复工率为91.77%。其中,78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完成投资97.58亿元,占年度计划132.1亿元的73.87%;新建项目开工67个,新建项目开工率为83.75%,完成投资56.46亿元,占年度计划115.9亿元的48.71%;尚有13个项目未开工。黔张常铁路、恩施州商会大厦、施州大桥东岸片区改造建设工程、建始县长兴产业城以及来凤县龙凤科教示范园等37个项目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湖北段、湖北民院科技学院新校区、恩施农村电网建设工程、湖北交投鄂西生态新镇以及恩施耿家坪板桥棚改小区六期七期等一大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即将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郑万铁路巴东段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国家电网巴东光伏扶贫工程正抓紧开展可研和施工设计,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恩施来凤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恩施巴东神农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咸丰大道、咸丰县磊源年产500万平方米人造砂岩加工项目以及坪坝营游客集散接待中心建设项目已经或即将进入招投标程序,这批重大项目预计相继在年内开工建设。
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领导挂帅,扣紧“责任链”。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工作,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建立完善了专班推进、督办检查、考核评价等项目工作推进机制,对县市和州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严格考核项目落地情况,以项目论英雄、论实绩。建立了州及县市“四大家”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的制度,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推进方案、一抓到底”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层层压实、落实项目工作责任。州委建立了双月重点工作督办协调机制,州政府建立了单月重点工作督办协调机制,定期研究部署项目投资工作,明确要求“四大家”要“担”起来、各部门要“热”起来、各县市要“动”起来、各企业要“干”起来,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达效。
(二)坚持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一是狠抓项目开工。每年年初,州委、州政府都要组织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特别是今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先后多次组织项目集中开工,州四大家主要领导出席开工仪式,掀起了一轮轮抓项目、扩投资的高潮。1月16日至18日,我州在全省率先集中开工重点项目75个,总投资79亿元。2月23日至25日,先后在利川、咸丰、来凤、鹤峰四县市集中新开工项目47个,总投资55.45亿元。3月2日至3日,先后在巴东、建始、宣恩、恩施四县市集中新开工项目102个,总投资98.41亿元。仅一季度,全州新开工项目达224个,总投资233亿元,全年预计可完成投资110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有50个。二是狠抓项目调度。每月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监测分析,每季度召开一至两次调度会议,分析困难问题,研究办法措施,加快项目建设。三是狠抓项目督办。始终把督办检查作为推动项目、服务项目的重要举措。州委、州政府在单双月定期督办的基础上,今年4月下旬,共组织5个督查组,对全州158个省州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督办,既精细服务,又严肃督责。
(三)坚持创优环境,织密“保障网”。 良好的环境是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下放项目投资审批权限,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发改、住建、国土、招投标等部门建立和完善了重点项目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绿色通道”,超前研究、提前介入、靠前指挥,进一步提高了审批效率,为重大项目建设从速开工创造了条件。探索实行“容缺”“容错”审批,制定了恩施州重点项目容缺预审实施方案,来凤县率先出台了《关于实行重点项目容缺预审的暂行办法》《关于建立党员干部容错免责机制的暂行办法》《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暂行办法》,得到了省委鸿忠书记的高度肯定,并批示全省市州县借鉴学习。同时,各县市、各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保障项目实施的措施。州发改委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重点项目建设部门联席会议,会同金融部门定期举办重点项目银企对接会议,在7月25日举行的2016年银企对接会上,10家银行与22家项目业主签订信贷协议,现场签约金额达到73.35亿元,“十二五”以来,全州金融机构累计向重点项目投放贷款超过300亿元;国土部门对省州级重点项目用地实行快速申报、快速审批、优先保障;咸丰县出台了《加快重点项目实施的十条意见》、建始县实行专人“一对一”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利川市组织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环境整治活动,这一系列的举措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四)坚持挺纪在前,筑牢“防火墙”。工程项目领域一直是腐败风险高发区,我州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项目投资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始终坚持“力度统一论”不松劲,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项目招投标等工作制度,确保依法依规推进项目投资工作;深入查找项目工作中的风险点,举办了6期领导干部法纪专题培训,共培训领导干部1100多人,时刻做到“挺纪在前、厉行法治”,切实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确保干部安全、项目安全、资金安全。
三、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恩施州重点项目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
(一)项目前期工作滞后。重点项目建设牵涉的部门多,环节多,各部门都有各自的政策规定,导致职能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时限不可控。某些项目单位启动相关工作相对较晚,加上咨询单位、设计单位在编制可研报告、初步设计耗时长,特别是需上报到国家和省审批的项目,项目各支持性批复件需要较长时间。如:郑万铁路目前正在进行初步设计,腾龙洞至大峡谷旅游观光铁路还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前期工作滞后,直接导致项目不能如期开工。
(二)征地拆迁困难。土地是项目的载体,目前全州建设用地需求量急剧增加,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导致很多项目因土地无法落实而进度缓慢。特别是在涉及土地征用、拆迁等政策落实过程中,少数群众片面强调个人利益提出无理要求,拆迁阻力加大,土地无法征用,工程无法开工或者直接停工,直接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如黔张常铁路正在开展征地拆迁工作,不同行政区域不同乡镇补偿标准不统一,让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加大。
(三)用地指标紧缺。制约项目推进的最大瓶颈就是土地,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紧把土地这道“闸门”,一部分项目因土地影响进展较慢、处于停工状态或无法开工建设。用地指标紧缺主要体现在两个指标上:一是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如宣恩罗圈岩休闲旅游区项目,因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用地中有一部分属于基本农田,建设用地指标无法落实,导致罗圈岩天坑景区的接待中心和停车场项目无法开工建设,严重影响项目进度;来凤县龙凤科教示范园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也十分紧张。二是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恩施至建始高速公路在2014年用地报批时,向省国土资源厅预借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要求现在偿还,但是我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不足,没有指标用于偿还。不仅如此,宣恩至鹤峰高速公路、黔张常铁路等重点项目也面临同样问题,需要向省国土资源厅预借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四)融资难度较大。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国内贷款资金大幅下滑,且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社会资本较为谨慎,普遍呈观望、等待态势,流动性不强,难以激活。部分企业投资意愿弱化,投资能力减弱,项目推进缓慢,再加上融资平台建设滞后,全州对PPP模式研究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如何利用新的融资模式推进项目建设上还缺少办法与手段。项目融资难度大,一定程度影响了项目进度。如高旗大道建设工程,计划由城投公司运作贷款事宜至今未落实,项目建设模式以及资金来源渠道均未确定;来凤县龙凤科教示范园项目资金缺口大,对项目后期建设存在较大影响。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五年看头年,开局是关键。我们将以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的各项安排部署,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理念,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用大项目筑牢大底盘,用大项目支撑大发展。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加快前期促开工。项目前期工作成熟度决定着项目工作的进度。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王海涛书记、刘芳震州长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州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各项前期工作,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力争未开工的重点建设项目在9月底前开工建设。采取“业主为主、部门配合”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加强上下协调联系,争取获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快办、巧办、办好审批手续。
(二)破解难题促进度。一是破解资金瓶颈。继续加大争资立项力度,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加快推广PPP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和灾后重建,继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促使已签授信贷款协议尽快落实,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格局。二是破解用地难题,积极协调国土、林业、住建等部门和相关县市,依法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加强土地储备,加快用地审批,确保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三是优化发展环境。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项目施工环境整治活动,强化项目调度,督促新建项目尽早开工,续建项目尽快竣工投产。
(三)强化储备促后劲。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建设和动态管理,精心谋划,科学论证,提高入库项目质量,确保持续拥有一批结构合理、质量过硬的后备重点项目。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强力推进项目的前期工作,及时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切实做到“建设一批、推进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不断增强州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四)提升服务促优化。主动争取联系重点项目的州领导支持,继续落实重点项目建设“绿色通道”,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围绕项目前期抓审批服务,严格实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和“主动服务”。加强重点项目监督管理,加大重点项目稽察力度。围绕竣工项目抓投产服务,促使项目早日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
1、2016年1-7月全州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表
2、2016年1-7月全州未开工重点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