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音乐节 (记者 刘亚丽 摄)
贡水河女神总决赛现场 (记者 刘亚丽 摄)
水上排球 (记者 宋 文 摄)
游泳比赛 (本报恩施图片库 赵春林 摄)
放河灯 (记者 刘亚丽 摄)
龙舟赛 (记者 宋 文 摄)
千人畅游贡水河 (记者 宋 文 摄)
8月9日,农历七月初七,宣恩县首届“幸福宣恩·浪漫贡水”七夕河灯节在贡水河浓清上演,拉开了“2016武陵山区龙舟争霸赛暨恩施州第四届水上运动会”的帷幕。
在神秘的北纬30°、在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上,宣恩县委、县政府举办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水上饕餮盛宴。湘、渝、鄂三省(市)的1600余名运动健儿齐聚贡乡,演绎速度、力量与技巧的碰撞,他们搅热了一河贡水,激起了欢快的浪花。
近年来,宣恩县以贡水河为轴心,以“文化力量、民间精彩”为指导方针,大力发展水上运动,极力将贡水河打造为地区级、国家级的水上运动赛场,让其成为一个 集水上运动、趣味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水上活动嘉年华”。目前,宣恩已成功举办三届龙舟赛,龙舟赛已成为恩施州乃至整个武陵山区的一张文化名片,宣恩 正向着“恩施州最美后花园、武陵山区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美誉阔步前行。
据了解,此次水上运动会自8月12日至15日,以“畅享武陵·相约贡水”为主题,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举办。活动共吸引 了来自湖南省慈利县、花垣县、龙山县,重庆市黔江区,湖北省宜都市、秭归县及州内各县市、州直单位,县内各单位、社会团体共68支队伍1600余名运动员 参加,共有游泳、龙舟比赛、水上排球和水上拔河“四大赛事”,运动员们在紧张愉悦的心情中享受这场传播民族精神、加强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的盛会。
活动期间,宣恩县还结合县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农业产业及民俗文化等优势资源,安排了千人畅游贡水河、水上音乐节、贡水女神评选等一系列集体育赛事、旅游推广、传统美食、民间文化于一体的精彩活动,为各地来宾、运动健儿及游客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水上饕餮盛宴。
此刻,作为贡水儿女,幸福感爆棚。激情与浪漫交织的八月,天蓝云淡,阳光洒在清澈的河水上,运动健儿们踩着光在贡水河激情飞扬。
或许,这仅仅只是“千面宣恩”给世人展现出的精彩的一面。在不久的将来,宣恩县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顺势而为,带动更多的赛事活动落户宣恩,为宣恩的发展集聚人气,让宣恩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具有活力。
在我心中,秀美的宣恩就像待放的花骨朵儿,仿佛一直在等待一个绽放的机会。
这个曾经只有故乡人为之魂牵梦萦的安静小城,这个养在深闺的“姑娘”,带着些许羞涩、些许憧憬,如今踏出闺门的第一步,从此迈开前进的步伐。
旅游小贴士
交通区位优势:
宣恩县城距恩施机场39公里,距宜万铁路恩施火车站42公里,椒园工业园距离沪蓉高速公路谭家坝出口仅26公里,209国道纵贯全境,已扩建成一级公路,成为鄂西南连接湘、粤新的黄金通道;椒石省道已改建成高等级公路,东接沪蓉高速公路穿越境内,西接重庆黔江区,是华中连接西南的大动脉;正在规划设计中的 安张常铁路(陕西安康至张家界、至常德)将从境内经过;县内各乡镇均通油路,县乡1小时交通圈已形成,宣恩已经成为鄂西南腹地新的重要交通枢纽。
旅游景点:
地心游记——罗圈岩天坑,位于椒园镇罗川岩村二组,紧靠209国道。该溶洞呈葫芦形,与地面垂直,上口呈圆形,坑口面积约30亩,洞深约300米,洞内地下面积约200亩。坑内冬暖夏凉,潮湿多雾,小气候明显,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及野生动物生存繁衍。
廊桥遗梦——狮子关景区,位于宣恩县城东南部,距县城3公里,209国道从景区通过,距恩施州城仅40分钟车程。奇特的山地森林景观、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独特的环形峡谷、优良的水质、优美的岸线、水电站和八宝铜铃舞,是狮子关景区六大看点。
凌波微步——宣恩县伍家台茶园,是一处集生态观光、贡茶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的开放式景区。
烟波画船——双龙湖风景区,位于宣恩县城西2公里的贡水河,由双龙湖水域、绝壁峡谷、喀斯特溶洞等景观组成。青山环抱,湖水碧绿、游船、快艇游弋其间,乘客可尽情饱览龙潭堡、钓鱼台、情人湾的湖光山色。每到盛夏,来此观光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
世外桃源——宣恩县高罗镇清水塘村,被称为“鄂西的九寨沟”,有绿色无公害的有机蔬菜、得天独厚的龟岩石地貌、保存完好的石拱桥、独具特色的土家村落,值得一去。
古老村落——庆阳凉亭街,位于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街长561米,宽21米,总面积11781平方米,属木质结构凉亭式古街道,是清 朝、民国时期湘、颚、川、黔四省边贸中心集市。凉亭街依山顺水而建,现保存完整结构房屋65栋,为穿斗式结构(五柱四骑或八柱七骑),分2-3层不等,形 成“三街十二巷”,临街为“燕子楼”,背水为土家族“吊脚楼”和侗族“凉亭”构架于一体,是恩施少数民族建筑智慧的结晶,也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奇幻森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华中“天然动植物基因宝库”,七峰排列,云雾缭绕,疑是仙女下凡。林海茫茫,密布2.6万亩珙桐群落,峡谷幽深,溪流湍急,是人们探险寻幽、猎奇揽胜、避暑消夏的圣地。
民俗:
宣恩县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民俗民居文化丰富多采,独具魅力。宣恩县是全省唯一以县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宣恩薅草锣鼓”“三棒鼓”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椒园镇庆阳凉亭古街、沙道沟镇两河村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伍家台贡茶制作工艺、土家绣花鞋垫及高腔山歌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滚龙连厢,已经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必备广场舞。
宣恩民族文化浓郁。小茅坡营村苗语、苗俗保留完整,道教圣地中武当灵光点点、神秘莫测,土司皇城遗址千载悠悠、引人遐想,彭家寨吊脚楼群、庆阳古凉亭民俗 街,椎牛节、龙舟节、摆手舞、八宝铜铃、猴儿鼓舞、宣恩耍耍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宣恩正在积极创建全国特色民居示范县,是鄂 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恩施南线民族风情旅游板块的核心组成部分。
美食:
时下,正值宣恩县椒园黄金梨上市,黄坪村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落实田间管理技术规程,严格按照欧盟有机果品的标准进行种植,培育出的黄金梨个大、肉嫩、汁多,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覃家坪“贡米”,油香滋润,清爽可口,成为历史上长期敬奉土司的“御”用米。
“宣恩早”蜜柑和“贡水白柚”多次荣获国家、省级金奖殊荣,勘称贡果。
“宣恩火腿”外型优美,肉质细腻,为“中国四大名腿”之一。
刺梨等鲜果,薇菜、莼菜等山野菜,以及竹节人参、鸡爪黄连等名贵道地中药材,颇受国内外药商青睐。
清水塘村百年豆筋香飘万家。
张官合渣2007年上榜“恩施州十大名吃”。
宣恩粗粮包谷粑,色泽晶莹剔透、金黄灿灿,其口感软糯,软而不粘,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等功用,深受到中老年人及小孩的钟爱。
来源:恩施日报 通讯员 舒鸿妍 记者 李以国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