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山上的“领头羊”

2016-08-16 15:02  

(图片来自网络)

“跟着‘猛娃子’养羊的路子走对了,才干了两年,我就把养羊规模扩大到70多只,比以前出去打临工强太多了。”

7月21日,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五组贫困户谭大国说起生活的变化时,对“猛娃子”赞不绝口。

“猛娃子”名叫谭显猛,今年33岁,家住信陵镇土店子村十组将军山。他创业3年,带领46户贫困户合伙养羊,还免费为他们发展草场、修建羊舍、提供种羊,被当地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将军山上的“领头羊”。

梦想当将军 却做“领头羊”

自小在将军山长大,有着执拗个性和童年梦想的谭显猛对“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人生格言情有独钟。

理想丰满,无奈现实骨感。初中毕业后辍学,几次参军受挫,不甘心做一辈子打工仔……2012年,已打工多年的谭显猛做出了人生的一次重大决策:返乡务农。

将军山,名字响亮,但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地贫瘠,天干就旱,遇雨即冲。谭显猛思考着颠覆传统农业栽包谷、种土豆的出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谭显猛听说县城的羊肉紧俏,自家地种庄稼不行,种草养羊总行吧?加上偌大一个县城的大市场就在将军山脚下,且运输方便,这不就是“守着金饭碗要饭吃”吗?

心动不如行动,谭显猛将打工所赚的全部积蓄投入养殖业。

2013年4月,在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谭显猛组建了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理念,趟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基地+社员”的产业发展路,山羊存栏达到1000只,配套牧草200亩。

目前,公司还拓展到种养结合的多元化领域,养殖黑猪20头、土鸡2000羽,葛根种植及种苗繁育524亩,甜玉米270亩。

如今,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已成为省级肉羊示范场、葛根标准化种植基地,州畜牧局重点龙头企业、退耕还草示范点、种养加示范点,县委统战部、农业局、畜 牧局等单位确定为民营企业“两个健康”教育基地、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谭显猛本人也先后被省农业厅表彰为科技示范户,被巴东县授予十佳创业能手。

立志真扶贫 “抱团”奔小康

“一个人富裕了算小富,和父老乡亲一起致富才算大富。家乡养育了我,党委、政府关心我的发展,我也要给村里担点责任。”谭显猛的话语间颇有“大将”风度。 看到他的成功,一些贫困村民试探着问他能不能教点养殖技术,他看到时机成熟,趁机动员贫困户合伙养殖山羊,并承诺免费传授技术,免费提供种羊,防疫风险由 公司全部承担。2015年,“精准扶贫办公室”在谭显猛的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信陵镇土店子村九组贫困户黄兴东,长时间在外打工,母亲没有人照顾,一直想回家乡发展。听说有免费修建羊场的好事,黄兴东觉得找到了发展方向,便在第一时 间打来入伙电话。黄兴东精通木工手艺,谭显猛不仅帮他养起了羊,还给他揽了修建羊圈的活,建成验收后再另外给他开工资,黄兴东有了双份收入。

在信陵镇土店子村五组,61岁的谭大国,因妻子患病,家里十分贫困。看到这种情况,谭显猛主动上门邀请他合伙。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有部分特殊家庭,谭显猛就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了脱贫计划:将没有劳力的贫困户的山林和土地流转,每年进行补贴;有劳力的贫困户,除了土 地可以流转以外,还可以在公司里打工挣钱。谭明春是信陵镇土店子村十组的贫困户,在公司打工已有一年多,按月拿工资,收入有保障,他经常炫耀说:“我也是 ‘工薪阶层’了,现在的日子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

目前,谭显猛精准帮扶的贫困户已达到46户157人,全部做到了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带动贫困户累计增收906821元。今年,作为村里的扶贫能人,谭显猛获得了4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的支持。

如今,谭显猛设在将军山上的“精准扶贫办公室”俨然成了贫困户的“家”,他们在这个大家庭中抱团取暖,跟着“领头羊”,一起脱贫奔小康。

原题:将军山上的“领头羊”——巴东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助力精准扶贫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谭举先 通讯员 张应喜

(责任编辑 罗茜)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