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记者 杨思琪 鹤峰台 周金平 实习生 向柏源)渔山村,鹤峰县铁炉白族乡的一个偏远山村,与湖南省桑植县淋溪河白族乡交界。过去村民出行仅靠一条索道,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村里修建了公路,随着公路的硬化,渔山村与山外的距离一天天拉近。
盛夏时节,在渔山村公路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2012年,鹤峰县投资170万元修建这里的公路,可是由于一直没有硬化,路面坑坑洼洼,车辆通行十分困难。去年9月,当地政府投资380多万元实施硬化工程,不久就可以完工了。
位于鹤峰县东南端的铁炉乡渔山村,地处偏远,山大人稀,全村三面环绕娄水河,数百米深的河谷、1000多米高的大山让村民出行十分困难,学生上学不得不走上五六个小时的山路。今年79岁的李银玉是从邻村嫁过来的,几十年前刚嫁到村里的场景她还记忆犹新。
为了方便出行,渔山村的村民们搭建了一条简易索道。
站上600多米高的绝壁边缘,迎着山风,弯腰挤进约三尺见方的“铁篮子”,笨重的铁篮沿着索道,慢慢向对面峭壁靠近。脚下,600多米深的峡谷底部,10多米宽的溇水河像一条细线。
索道成功修建结束了村民出山往返需要一整天的日子,但有一条公路、有一条水泥路,依然是这个村里的村民不变的梦想。去年渔山村修通了连接前山与后山的公路,7.3公里道路硬化工程也在紧张进行中。
道路升级了,索道不再承担载人的功能,目前,当地政府正在谋划如何将这条索道开发成旅游项目,不少开发商也纷纷前往洽谈。看到渔山村的变化,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创业,25岁的张静在微信上帮村里人卖起了草鞋。
一双草鞋,50元到80元不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张静赚到了一万多元,帮村里人赚了四万多元,村民们万万没有想到,下田做农活的草鞋也能卖出去。
渔山村森林覆盖率80%以上,山中盛产椿芽、野葱、山胡椒、马铃薯、蜂蜜等特产,山货市场前景广阔。张静看准这一机遇,开起了网店、微店,产品供不应求。
从跋山涉水才能出村,到建索道、修公路方便出行;从缺乏主导产业到特产远销山外,渔山村,正在一天一天的发生变化,渔山群众,也在一天一天的富裕起来。
来源:恩施新闻联播
(责任编辑 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