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一场里氏7.5级的虚拟地震灾情突发,位于震源附近的巴东县黄土坡附近受灾严重,房屋倒塌、人员被困。巴东中队接到指挥中心调度命令后,迅速集结官兵携带搜救、破拆、通讯、照明等器材整装待发,在简短的出征动员会上,中队长迅速就人员分工、器材装备、操作程序等相关工作作出了安排,随后救援队立即出发前往灾区。随着消防车的警笛声响起,巴东中队的地震救援综合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根据中队演练路线计划,在离地震现场约3公里处道路塌方严重,车辆无法前行,中队长刘可盛立即命令部队在安全地带迅速将中队先前准备的地震救援简易式拉车进行就地组装,所有装备下车装简易拉车徒步前进,经过官兵近十分钟的忙碌,所有器材装备及个人72小时保障物质,装车完毕,所有队员徒步向重灾区挺进。为达到真正的拉练效果,中队结合山区实际,将行军终点设在了黄土坡一民用拆迁房作为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并预先设置了“被困人员”。由于今天室外气温35度左右,消防官兵全身还穿着密不透气的抢险救援服,对官兵体能提出极大的考验,但是所有官兵充分发扬了消防铁军“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精神,克服天气炎热、体力消耗较大等实际困难,中队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边指挥、边督促。经过艰难行进,救援队员到达地震重灾区。
在一处垮塌建筑废墟下,经现场群众反映有2人未及时逃出,困在废墟下,生命危在旦夕。指挥员刘洋洋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了战斗部署。迅速对现场进行侦察,待警戒线设置完成后,前方指挥员刘可盛队长立即下达搜救命令,队员携带生命探测仪器等高精尖器材进入搜救区域进行“地毯式”大搜救。队员们小心翼翼对每个角落逐一进行搜索,确定人员被困位置,破拆组队员通过利用千斤顶、液压顶杆小心翼翼撑起了被困者身上的水泥板,利用金属切割机和液压剪扩两用钳对周围钢筋进行破拆,终于成功救出了被困者。队员们将伤者固定在担架上移至安全区域,此时宣告救援工作结束。在整个科目演练过程中,所有队员顶住了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强大动力,一鼓作气,顺利完成了救援任务。除此之外,队员们还进行了废墟挖掘和废墟破拆等科目的演练。
演练结束后,中队长刘可盛对全体官兵在整个拉动演练过程中精神饱满,行动迅速,克服天气、路况等带来的不良影响,能按照命令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予以了表扬。他要求全体官兵要认真总结在拉动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发扬优点改正不足,立足实战,科学施训,确保一旦发生灾害事故需立即出动时,真正做到“拉得出、打得响”。
来源:恩施州消防支队 通讯员:闫虎
(责任编辑: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