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德调研利川市文体新广工作

©原创   2016-04-30 15:49   州文体新广局

 

DSC01768_meitu_2

州文体新广局报道(通讯员 杨智友)4月27日,州文体新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坤德一行调研了利川市文体新广工作。

4月的利川,尽管风里还带着些许凉意,阳光却携带着温暖洒遍山城大地。已经是暮春时节,只有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才纷纷脱掉厚厚的外套,穿上姹紫嫣红的春衣走出家门,一个个文化广场上,徜徉着安详和乐的老人和蹒跚学步的孩子。

心怀群众谋高远

王坤德一行先后走进沙溪乡新阳村、高原村、张家寨村、荷花村和都亭办事处羊子岭村的农村文化广场,实地查看了新建的活动广场、百姓大舞台、文化墙及附属设施。利川局自2014年开始全面启动乡镇村社的文化体育广场建设。当时,《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的意见》尚未出台,利川就制订了自己的建设标准,“面积800-1000平方米”,“有条件的广场建设舞台”……到目前,利川市的文化小广场已建成150个、正在施工100个。市文体新广局购买了400多套广场舞音箱发放到各个广场和社会文艺团队,体育健身器材村村覆盖。羊子岭村3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有300多平方米的“百姓大舞台”,周边还配套了文化墙和生态停车场,舞台下面就是多功能的练功、展览大厅和兼具培训、会议功能的会议室。多功能大厅在演出期间拉上隔断就变成几个近便的换装室……王坤德高兴地说:“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利川市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念思谋超前,先行先试,而且规划科学、建设扎实,非常有示范意义。”在与利川市市长张涛交流时,王坤德连连说道:“张市长,我们要把全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现场会放在利川开。”

培育不走的文化力量

为了使城市文化资源不断向农村流动,有力带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利川市文体新广部门整合市文化馆、市非遗传承馆和市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力量建设“新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基地实行驻村包干辅导。辅导包括组建社会文艺团队,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编创辅导群众文艺节目、组织文艺团队演出活动等。辅导结束组织专场文化活动接受局里和乡镇联合组织的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市文化馆、市非遗传承馆和市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驻村辅导工作人员年底考核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选聘每村一名文化专干,利用这些有一定业务水平、组织能力强、热心主动的文艺积极分子来倡导组织村级文化体育活动。为了鼓励村文化专干开展工作,也实行年底考核制,依据其组织建设、活动开展、阵地培训等工作进行评分,分三个等次实施以奖代补进行激励。2015年,利川市完成文化业务培训16期,培训文艺骨干2000余人(次),建设“新农村文艺辅导基地”5个。调研中获知了这些情况,王坤德说,利川市不仅推动了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的经常性开展,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这批基层文化队伍,他们生在山乡,长在山乡,也活跃在山乡的民间文艺舞台上,成为永远不走的文化力量。

让村村寨寨听得到“党的声音”

在调研过程中,王坤德对“村村响”“户户通”工程进行了督办,要求利川市要按与州政府签订的《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规定的施工进度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广播电视‘村村响’565个村、‘户户通’14.7万户”是列入利川市2016年“十大民生工程”的重要任务。目前利川市“村村响”已安装音柱444只,喇叭76只,“户户通”已安装15795户。建设完成后,“村村响”终端(音箱广播)将在在各街头巷尾、乡村民宅、林间小路间响起,及时为老百姓送去各种惠农、惠民政策及党的路线、方针等信息。王坤德再三叮嘱利川市文体新广局的相关同志,一定要抓好“村村响”和“户户通”建设的组织实施、督查指导、推进落实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广播电视“户户通”、优质通、长期通,及时便捷地把“党的声音”传送到村村寨寨。

王坤德还了解了利川市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相关工作,勉励利川市文体新广局进一步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体产业发展,以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创建成功,以创建的契机形成全市“精准扶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合力、精神动力。

春过山城,暖意渐浓。远远的群山已经是一片葱茏,绿意盎然。全市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蓝图正有条不紊铺开,正如远山葳蕤,生机勃发。

 (责任编辑:魏娜)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