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恩施体育从单一走向多元;恩施的运动健儿走向世界;恩施的体育事业昂首迈进新的辉煌……群众体育的普及和蓬勃发展,是改善人民精神面貌,保持一座城市和谐、健康音符的强大根基;恩施的全民健身运动正在奏出强大的音符,而体育竞技如同一座金字塔的塔尖,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夯实基础下,塔顶的恩施健儿们乘风破浪!
1、 恩施州民族体育馆
恩施州民族体育馆作为国家标准二级多功能体育馆,全柜架混凝七结构,主体呈长八面体,四座分居四角,对半。顶棚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正级四角锥铜管焊接球节点网架,双层彩钢瓦屋面,具有结构,受力强,寿命长的特点。体育馆外观气势恢宏,集中体现了体育建筑简练质朴的特征,充分展示了现代建筑风格,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恩施市体育运动中心
恩施市体育运动中心是“616”工程湖北省体育局重点援建的社会发展项目。该中心占地150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其中赛场面积2万平方米,综合健身馆面积2100平方米,形成了集体育场、综合健身馆,健身休闲广场于一体的体育运动中心。该中心能承办国家级足球、田径比赛和举办各类大型文艺演出及会展。已先后举办了湖北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恩施州第六届运动会等大型项目。
3、巴东县露天体育场
巴东县露天体育场属中国体育彩票“雪炭工程”第一期援建项目,于2002年6月动工,2003年10月30日竣工验收,建于新县城云沱小区,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916平方米,有三面十级看台,一面围墙,场内含200米环形跑道6条,100米直跑道8条,2个标准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可容纳观众15000人。
4、来凤龙凤体育中心
龙凤体育中心于2012年4月动工建设。项目总投资4.16亿元,占地8.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3万平方米。其中,体育场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安装座位11245个;体育馆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安装座位2931个;地下车库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场馆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及计算机网络等系统全场覆盖,配套设施完备,功能齐全。
截止目前,恩施州共建成各类体育场地3000多个,场地面积330多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0.89平方米。全州每年参加群众体育活动人数超过150万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次均达42%。全州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40个,覆盖率达到24.36%,受惠农民超过100万,实施全民健身路径100多条,遍及城乡社区。目前,各县市、街道群众体育设施实现了健身点、篮球场、标准乒乓球场、门球场、气排球场片全覆盖,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已经投入使用的体育场馆,恩施州还有一大批体育场馆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恩施市对原综合训练馆改造项目正在实施,乡镇文体广场建设已经启动;
利川市老体育馆改造工程已经完工,建成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个,筹备建设10000平方米大型全民健身中心;
建始县、咸丰县体育中心纳入规划;
巴东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已经启动;
来凤县老体育馆改造工程已经完工,乡镇文体广场正在建设;
宣恩县文体中心建设主体即将完工;
鹤峰县建成多功能运动场2个。
据不完全统计,全州获得省以上运动奖项的恩施籍运动员逾100余人次。由于在群众体育、专业体育领域中成绩突出,州文体局多次获国家体育总局的表彰,被省人民政府颁发“突出贡献奖”,被省体育局表彰为“年度全省体育系统目标责任制考评先进单位”。
【来源:恩施州文体新广局 通讯员:廖祖蜻】
(责任编辑: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