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法分子为追逐利益,以虚假宣传、会议销售等方式违法销售食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的日益猖獗。他们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对象,其手法诡异,防不胜防,主要有以下手段:
一、产品效果的声称、洗脑:
1、声称他们的产品为高科技产品。他们的产品为某某研究所研究生产的高科技产品、采用国外电、光、磁、纳米技术,对糖尿病、脑血管、腰腿痛、失眠等医生束手无策的慢性病、癌症及其它难以攻克的疑难杂症他们都能治好,在产品宣传中往往使用“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无效退款”等承诺,欺骗、诱导消费者。
2、一些非法产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
3、由所谓“知名专家”宣称他们的产品由省、国家最大的科研机构进行研发、试验,某某医院正在使用其产品,甚至全国、全世界都在使用他们的产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知名专家”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4、印发宣传单、册进行虚假宣传,这些宣传单、册子看起来像模像样,有的甚至非常精美,容易让人被其华丽的宣传所欺骗。
5、不法分子在宣传时往往声称医院、药店的药品有副作用,吃药对身体不好,而他们的保健食品没有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误导消费者。
二、以会员制的价格优惠来吸引消费者,给予小恩小惠的过程中进行产品的推销、宣传。
1、免费旅游,旅游过程全程免费,吃饭、住宿、车票全部包了,将老年人带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远离亲人、朋友,找封闭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洗脑,让老年人觉得只有购买他们的产品才能证明自己的诚意。
2、发放相关的纪念品、小礼品,常见的如鸡蛋、水果、碗筷等生活用品,花不了多少钱,只为收买人心,吸引老人天天来参加他们的会销,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有些活动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3、免费检查、义诊,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4、爱心服务机构,一群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围着你,为你做各种你的子女没有为你做过的事,天天嘘寒问暖,他们比你自己的子女更加有耐心,也有大把的时间陪伴你,突破老年人的心理防线,心甘情愿拿出巨额资金来买他们的产品,请问为什么他们年纪轻轻不上班不陪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而围着你转,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卖出他们的高价产品。
5、免费试用,包括产品试用和其他类似于按摩椅、血糖仪等的试用,全部免费,让你形成习惯,一天不用一下、测一下就不舒服,必须每天去,在你使用过程中对你进行推销,稀里糊涂就掏钱买下他们的产品。
三、饥渴营销。
部分推销员研究大众的心理,进行饥渴营销,宣称其产品多么的紧俏,再不购买就买不到了之类的手段,限制顾客的购买数量,来提起顾客的兴趣。
请大家警惕以上述手段进行宣传的小团队,不要被不法分子的小恩小惠,花式推销,如花笑脸所洗脑、迷惑,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设套诈骗。部分犯罪团伙第一天办免费讲座,并赠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销某低价物品,称回家试用,可退货退钱;第三天如期退货退钱,并推销另一高价物品,一般几百元,仍承诺退款;第四天“走人”。
五、声称买保健食品可以发财,进行诈骗。厂商称“健康投资”回报丰厚,只要购买企业生产的保健品,不仅可以获得包括境外旅游在内的种种丰厚赠品,更诱人的是可以获得大量该集团公司的原始股。类似行为涉嫌变相、非法发行原始股。
消费者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维护自身权益:
一、正确认识食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食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供以人类食用的物质,仅能提供营养所需。保健食品只有调节或辅助作用,不能代替药物,更不可能包治百病。医疗器械必须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或备案生产,且说明书上标明的或宣传的适用范围必须与批准或备案的一致,如有人宣传时夸大其适用范围就要提高警惕。
二、学会科学选购。
1、购买食品、保健食品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标签,相关信息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进行查询(网站地址:http://www.sfda.gov.cn/页面中的“数据查询”栏目),并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切忌盲目相信宣传人员的推销和说教,如有需要,建议由子女陪同前往正规商店、药店购买,并索要购物凭据。
2、选购医疗器械时要注意:
(1)应确认产品是否标示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编号,如有疑问时,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进行查询(网站地址:http://www.sfda.gov.cn/页面中的“数据查询”栏目),或向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询问。
(2)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消费者在核对证书时,除了确认其真伪之外,还应确认产品的生产日期是否在证书注册有效期内。
(3)对于隐形眼镜护理液等产品,产品本身是有有效期要求的。在购买时,消费者应注意核对产品是否过期。
(4)购买时要特别注意确认产品的适用范围,尤其是一些治疗仪类的产品。医疗器械产品的适用范围是产品上市前审批的重要内容。但在经销过程中,有些销售商擅自夸大适用范围。对于常见的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目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尚未批准过能够治愈这类疾病的医疗器械产品。如在销售过程中,商家声称能够“根治”或“治愈”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声称能够替代药物治疗,那么消费者应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5)尽量不要通过网上购物的方式购买医疗器械产品。
(6)不要购买无生产企业名称、无生产地址、无联系方式的“三无”产品。
三、谨慎参加健康服务,警惕高价推销产品的讲座陷阱,如有疾病建议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切勿相信健康服务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如果真有健康服务推销员说的那样好的疗效,医院、药店不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同时,也请您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如您发现聚众讲座销售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行为,请您收集保留好现场销售的产品,录音、录像等影音资料、宣传资料,积极举报。举报电话: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2331。
恩施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7年6月20日
来源:恩施州食药监局
(责任编辑 郜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