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走马红茶业有限公司位于走马镇金龙村,此处青山相拥,茶香萦绕。田玉梅正在厂房忙着加工茶叶,机器隆隆作响,茶叶散发阵阵清香。此时,他的儿子吴胜宇正在湖南销售红茶,把宜红茶的品牌打响在外。
“我妈为这个公司付出了25年。”“我儿子为公司放弃了高薪工作。”母子俩互相夸奖道。
1989年之前,田玉梅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当时茶叶形势大好,很多茶叶种植户因此致富。田玉梅敏锐地发现,种茶远远没有加工茶叶和收购茶叶挣 钱。“从一台简单的茶叶揉捻机开始到现在的规模。”田玉梅脸上洋溢着幸福。当年,那台揉捻机是家里所有的积蓄,是唯一能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机会。
可是,没过多久,加工厂效益就不太理想了。很多茶叶加工厂闻风而起,激烈的竞争导致走马镇整个茶叶加工行业停滞不前。这让田玉梅很是头疼。
“当时真的难。种植户来卖茶,我不能不收,收了又卖不出去,每天都亏,真的害怕就这样倒下去了。”
2000年,田玉梅意识到红茶行业市场情况很好,于是,她果断选择转型。由于没有加工红茶的经验,她选择去福建拜师。两年后她带着成熟的茗优茶加工技艺回到家乡,此时家乡的绿茶加工已处于停滞状态,一般的小型茶叶加工厂纷纷停工。
“转型不容易,亲戚朋友都劝我别尝试,因为建造完整的红茶生产线要花大笔资金。”但田玉梅还是选择坚持,她四处借钱,最后找到村镇农村商业银行贷到了一笔“翻身钱”。
从1989年到2014年,从一台揉捻机和不到120平米的小厂房到现在拥有两条茗优茶生产线、8条红茶生产线、3台烘干机、8台揉捻机、12台 尾掉槽等价值200万余元的各种机械和占地3500余平方米的厂房,25年时间,田玉梅成功地从一个农民转变成一个具有敏锐眼光的公司负责人。
田玉梅决定办厂的那年,吴胜宇出生,25年后,他拿下了接力棒。
“放弃年薪25万的工作,值不值得要看怎么想。”2012年,刚从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的吴胜宇选择在江苏上班,与很多同学相比,他的工作不错。“只有父母在家忙,我不忍心。”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往外面跑,愿意回来的少了。吴家小伙子懂事明理,做事踏实,很不错。”同村人都对吴胜宇赞不绝口。
2013年春,吴胜宇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茶叶上,拥有经济学专业知识再加上在外的工作经验,他决定把市场打开,将茗优茶远销在外。“刚开始的时候最难,有时为了赶车谈生意,连着几天都没怎么休息,只有拿下单子,才能睡个踏实觉。”吴胜宇说。
三年时间,吴胜宇逐渐改变了公司的经营模式,原本只占总产量10%的茗优茶现在已经占到总产量的50%,年销量从500万斤增加到1800万斤。他经常在外面跑市场,带着家里生产的茗优茶到处参展,三年内扩增了之前四倍的市场。
“接力棒不是那么好接的,但是我一定要让我们的茗优茶处处可见、人人知晓。”吴胜宇说。坐在一旁的田玉梅欣慰地笑了。两年的历练,现在的吴胜宇不仅销售业务熟练,连生产工序都了然于心。
母是基石,子是墙砖,田玉梅和吴胜宇共同建成了鹤峰县走马红茶业有限公司这栋高楼。
来源:恩施新闻网 通讯员 张道秀
(责任编辑 田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