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老党员,修复水毁公路的“排头兵”“主心骨”

2016-08-04 15:55  

(图片来自网络)

8月2日,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建始县三里乡大牌村6组杉树园子的水毁公路建设工地,铁锹叮当,挖机轰鸣,车辆来回穿梭。“这段水毁公路改线,得益于张前甫等3名老党员挑重担。” 村支书姜卫东说。

6月1日、24日两次暴雨,将大牌村6组通往董家、谌家两个屋场35户112口人的树园子一段450多米长水泥路,冲下15米的岩坎。“这怎么得了,难道又 要肩挑背驮……”村民感到很无奈。家住董家屋场,曾任村支部书记72岁的老党员张前甫,一方面安抚群众,一方面与住在谌家屋场的老党员谌志堂、谌友义商量,到垮路现场,看路况,攀悬崖,用尺丈量,计算恢复公路工程量。针对路基路况,地型地貌,反复比较,恢复原路已无可能性;综合村民代表、乡公路管理站、 省驻村扶贫工作队等多方意见,形成共识。

现场踏勘,唯有改道。在原路背后山坳,新修约500米通往董家、谌家两个屋场公路。改道、重修,初步测算需占3亩多田4亩多山、15万元资金。谁愿意拿田,谁出山,钱从那里来?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一系列问题。

7 月14日,张前甫与谌志堂、谌友义商议,路肯定要修,改道是必须的,面对这么多困难,我们三个老党员站出来,挑个头,至于田和山的问题,资金问题,办法总 是人想的。张前甫的建议,得到谌志堂、谌友义两人的支持。根据地形,三人分工,张前甫负责动员董家屋场协调田和山;谌志堂负责谌家屋场4.2万元修路“三材物资”款; 谌友义负责部分有劳力,缺资金户义务投工。

无偿把田献出来,谈何容易。张前甫说改道占田占山,涉及董家屋场12户,会上讲,上门说,骨干带动,想尽一切办法,仍然相互观望,谁也不愿带。张前甫先做老伴工作,再说服儿子儿 媳妇,然后动员侄男侄女带头。多方做工作,有支持的,有冷言冷语的。张前甫之子张合平第一个表态献出2.5亩田山,支持修路。

董家屋场工作做通了,谌家屋场不甘落后。谌志堂说。谌家屋场18户最多筹资5000元,最少不低于2000元,共凑齐4.38万元。省扶贫工作队及时将6组抗灾自救、抢修水毁公路筹资尚差部分报告公司领导,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决定支持8万元,县民族医院表示拿出5万元支持抗灾自救。

“不能等靠政府来救助,我们要自力更生。”8月1日,正在抢修公路的村支书姜卫东说,这条改道公路,需占用村民田和山,以及放炮,炸石所需雷管,炸药“三材款”基本解决,除机械设备,“三材”物资,需要钱外,其余土建方,都是村民义务投工投劳解决。

69岁的谌志堂老党员,在道路抢修的工地上已连续奋战了5天。他说:“我是党员,我就得带头上!”

党员抗灾自救带了头,群众干起活来劲头足。7月31日,37摄氏度高温灼烤大地。大牌村6组公路建设工地,老党员张前甫、谌志堂、谌友义与20余名村民奋战在工地。张前甫一边干活一边给大家加油鼓劲,脸上、身上,豆大的汗水直往下淌。

来源:中国建始网 通讯员 向继武 殷波

(责任编辑 罗茜)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