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龙船调》在5A级景区恩施大峡谷公演,直播观看及播放总量突破300万次。
大峡谷热不是个案,全州旅游提前入“夏”。一季度,全州接待游客614.22万人次,同比增长16.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85亿元,同比增长19.7%。
5年来,恩施州旅游成为经济亮点:2016年,全州旅游接待4366.34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综合收入300.84亿元,同比增长20.3%,是2012年的两倍。
“高看一眼”,全域支撑
几年前,“两路”开通,引发一场“恩施怎么办”的大讨论。
讨论结果:把每个项目当景点设计,把恩施州当景区规划,突出特色,推动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什么?就是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重在全面改革,贵在开放融合,赢在优化环境,成在共建共享。
几年来,对旅游“高看一眼”,研究最多、着墨最重的是全域旅游。
2012年,恩施州跻身全国百强旅游城市之列;2013年,荣登最美中国榜;2014年,被表彰为全省旅游发展先进;2015年,恩施州旅游发展综合指数进入全省四强;2016年,恩施州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州。
有顶层设计,有领导重视,推进全域旅游才靠谱。
几年来,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州第七次党代会、州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把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作为未来5年发展的核心战略目标。
成立恩施州全域旅游委员会,由州委书记任主任,州委副书记、州长任常务副主任,各县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州直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构建了“1+8”的全域旅游创建领导格局。
一规管总,将全域旅游规划与国土、城镇、生态、产业、交通等规划融合。
补齐短板,颁布全州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法规——《恩施州旅游条例》,即将出台《恩施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意见》,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旅游扶贫工作的意见》,即将出台《关于加快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
开放对接,抓住杭州对口帮扶的历史机遇,在产业、市场、智力等方面合作。4月,杭州旅游委和50多家大型旅行社代表来恩施考察,为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跨界一回”,全域融合
在全域视角下,“跨界”融合是重要引擎。
选择“旅游+”,使其与农、林、文化等共融共生,丰富业态产品,满足多元需求。
5年来,在“旅游+”融合发展上,动作不断。
唐崖土司城成功入列世界文化遗产,《新龙船调》《夷水丽川》《武陵绝响》《黄四姐》等经典剧目,为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增添了文化魅力。
旅游+互联网,分析客源地、住宿及餐饮偏好、游客反馈等信息,进而精准营销。
旅游+养生,“避暑经济”“旅居养老”蓬勃兴起。
以利川苏马荡等为代表的“旅游+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咸丰麻柳溪、来凤百福司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以马拉松系列赛、自行车赛为代表的山地运动旅游模式开启,以“恩施八宝”“十大新派土家菜”为代表商品,以建始石门河、恩施营上村为重点带动旅游扶贫品牌化。
邀湖北卫视拍摄“爱游我拍”节目,借硒博会开展旅行商踩线,以建始“黄四姐牵手刘三姐”、巴东牛洞坪油菜花节、来凤杨梅文化旅游节等精品节会聚人气;推出10条赏花、10条品茶线路,旅游形象宣传片亮相央视……
“旅游+”让旅游更具活力。观光+文化类景区、观光+历史文化类景区、观光+休闲度假类景区、乡村+度假休闲旅游示范区等模式比比皆是。
从而,吸引了湖北省“中国旅游日”文明旅游活动、中国文化遗产日湖北省主场城市活动等省级活动来恩施州举办。
“参与一把”,全域创建
几年来,旅游带动以其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州旅游直接从业者10万人以上,带动相关行业40万余人就业。旅游业成为脱贫攻坚的富民产业。
45岁的恩施市沐抚镇营上村村民向素珍,过去年收入不过几千元。随着恩施大峡谷提档升级,她在景区附近开农家乐,去年收入过10万元。据统计,全州像向素珍这样吃旅游饭的近20万人。
项目投建是旅游产业“落地变现”的决定性因素。
“十二五”,全州旅游领域累计完成投资过100亿元。2016年,全州在建重点旅游项目38个,完成投资逾13亿元。
今年,计划完成旅游投资11.2亿元,前4个月完成投资4.33亿元;建始五界谷旅游区,巴东神农溪纤夫文化走廊延伸开发,宣恩锣圈岩休闲旅游区、野椒园生态文化旅游区,鹤峰屏山景区等5个项目,被省旅游委和相关银行选入2017年55个优质旅游项目1000亿资金支持名录。
同时,加快利川腾龙洞创5A步伐,稳步开发建始蝴蝶崖、鹤峰屏山等新区,积极推进咸丰燕子坝片区等休闲项目,加快推进恩施大峡谷地缝垂直观光电梯、大岩钎隧道等项目。
恩施州旅游资源丰富,今年,全州新策划旅游招商项目36个。以恩施市夏村坝为代表的3个旅游项目成功签约,投资额达34亿元。
目前,全州八县市有6个成为旅游经济强县;4A级景区达18家,5A级景区2家,腾龙洞创5A通过国家旅游景观质量价值评审。
多点开花,处处红火,旅游正以强大活力与其他产业融合,不断衍生新业态、新供给。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冉运芳 通讯员 彭祖之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