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今年以来,利川市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的决策部署,按照州委海涛书记关于“树立‘四个意识’,做改革的推进派实干家”的工作要求,定位“三个聚焦”(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构建发展新体制,聚焦精准扶贫等事关民生发展的社会事业)工作重心,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改革决心,勇于先行先试,敢于督办问责,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于法有据、蹄疾步稳的推进改革工作落实生效。
一、力求落实落地,打造“1+3”的融合督办体系
利川市突出目标导向,着力打造以常规督办为基础,现场督办、跟踪督办、联合督办为补充的融合督办体系,让全市上下把严肃认真的态度立起来,把求真务实的作风树起来,把敢于负责的精神扬起来。
打造1个基础。真正把常规督办作为抓落实的重要环节和方法,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我们紧扣上级部署,从6个层面谋划实施103个改革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排出全年、季度和月份的工作进度,按照“进程归类”的要求常态化督办各改革项目。截止7月底,上半年应结项项目结项率达到100%,其余的改革项目正按照项目清单要求有序推进。
强化3个补充。发扬“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风格,突出实干导向,有力推进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创新的改革项目。我们现场督办旅游扶贫改革项目,确保11个民宿旅游示范村五一之前正式开门营业。跟踪督办五务(党务、政务、法务、集体事务和社会其他事务)公开改革项目,市乡村三级“五务合一”平台已全部覆盖,制定实施《利川市“五务”公开监督运行办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责成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与市改革办联合督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项目,推动市发改局牵头制定出台“1+4”改革实施方案,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项重点任务。
二、坚持真刀真枪,完善“1+3”的联合通报机制
利川市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完善以纸质通报为主线,以党务政务微信平台、长江云·云上利川、中国利川网等网络平台通报为辅线的线下线上联合通报机制,借通报之力打力,促进改革落实。
完善1条主线。把纸质通报作为“尚方宝剑”,做到利剑高悬,推动工作落实。我们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用效果说话,对存在的问题“点名道姓”的予以批评,用改革狠气让一些不敢作为、不愿作为、不会作为的单位丢丢人、红红脸、出出汗。元至7月,共印发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通报5期,通报改革项目31个,项目牵头实施单位15个,罗列问题12条,提出工作要求20条。
建立3条辅线。借助“互联网+”新平台,创新督办方式、改进督办方法。利川市主动把改革工作融入“三指三组”(全市重点工作协同推进机制)范畴,对照履职尽责清单,每月1号在党务政务微信平台通报上月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月重点工作,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谋改革、思改革、促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利用“长江云·云上利川”等指媒,第一时间发布改革工作信息,弘扬改革“正能量”。在中国利川网首页增设“全面深化改革”栏目,专题发布改革新闻7条,供销社综合改革、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创新、网上联合审批、营改增改革等项目的典型经验在全市被广泛推介。
三、注重从严从实,构建“1+3”的闭合监督链条
利川市突出纪律导向,着力构建以改革办问责监督为核心,以市级领导领衔、纪委问责、社会监督为支撑的闭合监督链条,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各有侧重、齐抓共管的监督局面。
构建1个核心。抓好市改革办这一推动改革工作落实的关键点,建好助推改革提质增效的支撑。督促改革办充分发挥和市委政研室“两块牌子一个机构”的优势,和市委督查室在市委办统筹协调下开展工作的优势,积极为改革工作谋良策、制单方、下猛药。出台“三指三组”问责办法,把改革办圈进问责的笼子,传导压力促进履职,推动改革办在督办抓落实上下功夫、做表率、创实绩。
筑牢3个支撑。利川向省委、州委看齐,跟着学、照着做,18名市级领导领衔27个重大重点改革项目,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改革项目。以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问责年”为契机,推动建立巡察工作机构,实现巡察工作全覆盖;市纪委对改革项目实行全程监督和无缝监督,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强化社会监督,把监督引入市委、市政府最高决策层面,邀请普通党员和市民分别列席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将天然气价格改革等事关民生的项目实施方案公之于众,广泛征求意见,回应群众关切;让单位聘请的法律顾问、媒体舆论和市民群众参与改革监督,确保改革工作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关键之年,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意义重大。以后的工作中,利川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遵循,认真落实海涛书记“把改革精神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示,让中央、省、州的决策部署在利川落地生根,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