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脱贫”之花绽放高山

2017-04-22 10:37  

高山乡镇是恩施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精准扶贫中难啃的“硬骨头”。近期的记者采风活动现场报道了高寒偏远乡镇,特别是“四县市五乡镇”(恩施市新塘乡、红土乡,建始县官店镇,宣恩县椿木营乡,鹤峰县中营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高山贫困地区不能掉队,更不能拖后腿。恩施州通过区域间连片共谋,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就是要挖其致贫根源,找准扶贫对策,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让“脱贫”之花绽放高山。

高寒偏远乡镇要想如期脱贫,其面临的困难远远超出其他乡镇,横阻在人们奔小康道路上的荆棘还很多。从区位条件来看,路遥山高,远离城镇资源辐射;从基础设施来看,交通水利通信等较为薄弱;从经济发展来看,传统产业优势凸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从人力资源来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成了生产生活主力军……

面对诸多现实社会问题,我们不能退缩,不能视而不见,改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迫在眉睫,求“变”已成老百姓的殷切之盼。决战高山之巅,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速成秘诀,只有从苦干、实干、智干方面着手,寻求脱困之法,找到通向小康之门的出口。如期打赢高山地区扶贫攻坚战,笔者认为,还需从如下方面下功夫。

培育富民产业。高山乡镇资源禀赋,是原生态自然资源宝库,同时也是富硒生态农业基地,烟叶、魔芋、中药材等种植业基础成熟,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高山农民又在种植包菜、大白菜、萝卜等生态蔬菜,目前几乎成了在家务农者看好的支柱产业。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没有形成规模及规范化经营、抵御市场风险弱、没有固定对口销售渠道等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大力引导,社会多加关注,加快高山乡镇脱贫奔小康的步伐。

夯实基础设施。高山扶贫,就得走进大山深处,伸向乡村角落去亲身体会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高山贫困地区道路不通,就会造成农产品销售受阻,让很好的产品烂于田间山野,以至于农民血本无归;水利不畅,就会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田蓄水灌溉无着落;电网不通,乡村文化生活将会匮乏,村民与外界信息互通不够,美丽乡村也将变得一片沉寂。只有不断夯实农村基础设施,才能为农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提升教育质量。教育扶贫是活本之策,是割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杀手锏”。在开展教育扶贫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大力帮扶、学校持续给力、社会积极参与、家庭高度重视。只有共同努力培育“新苗”,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才会与其他孩子一样,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贫困地区群众也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其他脱贫地区的成功经验,在政府和社会的帮扶下,自力更生,实现发家致富的目的。

脱贫销号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也是高山群众的梦想。开展高山地区精准扶贫,就是要帮到贫困群众心坎上、扶到致富根子上,让“脱贫”之花绽放高山,让高山群众家底丰厚起来,让乡村“容貌”美丽起来。

来源:恩施日报

(责任编辑 郜月飞)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