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瑞慈(左)陪首长岳士华夫妇游览坪坝营景区。
八一前夕,1969年来咸丰接兵的部队首长故地重游来到咸丰。刚一踏上咸丰这块他们思念已久的土地,其中一位叫岳士华的老首长就迫不及待地与咸丰籍战士冉瑞慈接通了电话……
一到咸丰县城,两人紧紧握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三天后的清晨,那位老首长就要离开咸丰返程,今年已66岁的冉瑞慈两次流下了眼泪,难舍难分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怎么回事呢,话得从47年前说起。
一则地震信息,战友之情中断三十六载
1969年春节刚过,济南军区68军6078部队来咸丰接兵。接兵部队有一位首长叫岳士华,他1961年入伍,已经是团司令部参谋。
时隔46年,73岁的老首长岳士华来咸丰故地重游,讲述了他与战士冉瑞慈深情交往的故事:
“我和小冉相识是在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我被部队派到山东省平邑县公检法执行军管任务,我是军管小组副组长,冉瑞慈是我的通信员。在近二年相处时间里,小冉忠厚老实,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精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战友之情。”
“1976年5月我转业回地方,我与小冉还互相通过书信方式表达战友之间的思念。当年8月,气象部门和地震监测部门预测:我家所在地江苏淮安可能发生地震,有关部门要求市民注意安全,自行预防。为预防不测,一家人来不及清理家里的物品,就手忙脚乱地住进了在外搭建的地震棚。”
过了不久,地震预警解除。岳士华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寻找小冉在他转业后与他两次通信的信件。
“湖北咸丰县小冉给我写的信,你见过没有?”老首长问老伴。老伴姜月兰说:“没看见,你再找找,说不定是放失手了。”
随后,岳士华找遍了屋里的各个角落,怎么也找不着那两封信了,妻子见岳士华着急的样子便安慰他说:“不急,再找找。”
说起那几天的心情,岳士华回忆说:“真像得了一场大病似的,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老首长感到很十分内疚和自责:“咸丰兵是我接到部队的,这些可爱的战士到了部队后,与我们在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娱乐,在一起生活了六七年,我对咸丰有很深的感情。我一直没有忘记咸丰,没有忘记被我接到部队的290多名咸丰籍战友,更没有忘记和我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冉瑞慈。”
县委书记信箱,架起桥梁使其失而复联
“没有找到冉瑞慈的联系方式,我那些日子就像丢了魂似的,怎么办呢?”就在束手无策之时,岳士华想:“何不借助网络的力量,说不定会找到冉瑞慈的。”于是,岳士华学会了上网。会上网后,他一方面关心他曾经两次到过的咸丰各方面的发展,一方面在网上查找打听冉瑞慈的情况。岳士华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对咸丰的怀念,对战友的思念像电影一样,经常在脑海里浮现。我通过网络了解咸丰的新闻,并通过关心咸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底蕴的人文景观、优美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以解怀念。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咸丰的交流平台上,有一个‘县委书记信箱’。说实在话,当时没有给这个信箱写信。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个平台是全县人民与政府之间沟通的一个平台,我是一个外地人,能写一个寻找战友的信吗?写了信县委书记能给我回复吗?当时我犹豫了好几天,退却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怀念、思念、内疚、自责,轮番”敲打“自己,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县委书记信箱’。于是,我鼓足勇气,把我1969年来咸丰接兵,思念战友的心情,是如何与我在部队朝夕相处的战友冉瑞慈失联的,恳请县委书记在百忙之中过问一下。”
求助信发出去以后,岳士华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他想:“一个县委书记,全县那么多事要办,工作肯定很忙。我这点小亊,又是外地人,不可能有结果,正忐忑不安的时候,有一天,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我一接听,说话的是咸丰县人武部的一位干部,说我给县委书记的信收到了,你想念的战士冉瑞慈也替你找到了,并在电话里告诉了小冉的电话号码。”岳士华一边接电话,一边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没想到县委书记对工作这样认真负责。”岳士华说。“当时我的心情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自从我接到咸丰县人武部那位干部打来的电话后几天都没有睡好觉。”
家人和亲朋好友听说失联几十年的战友找到了,都十分高兴,当天岳士华就和冉瑞慈通了电话。
冉瑞慈接到首长的电话后也是一连几个晚上没睡好觉。
“我是2011年7月1日下午4点14分接到咸丰县人武部一位姓朱的同志打来电话,说江苏省淮安市有一位姓岳的同志通过‘县委书记信箱’在找我,我当即就说:‘那是我的老首长,在部队他对我特别关心。’”
冉瑞慈1974年退伍后,还与老首长通过几次信。之后不久,两人中断了联系。
刚接过县人武部打来的电话,紧接着下午5时01分,岳士华就给冉瑞慈打来电话。冉瑞慈听到老首长亲切的声音,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是激动得不停地流泪。两人在电话里聊了很久很久。后来在不断的通话中,岳士华总是安慰小冉要保重身体,有时间多出去走走,并邀请冉瑞慈带上夫人到淮安去玩。
对首长的思念,对首长的邀请,久久藏于心中,小冉的夫人黄宝珍也很懂得冉瑞慈心情,就说:“等明年秋收了,家里事不多了,我们去看看你的老首长。”
就这样,2012年11月9日,冉瑞慈带着妻子黄宝珍从咸丰出发,直奔淮安。
听说战士冉瑞慈夫妇要来淮安,岳士华一家张罗着像接待久别的亲人一样,把自家最好的房间腾出来,让小冉瑞慈夫妇住,丰盛的饭菜就更不用说了。
小冉夫妇10日凌晨到达淮安。岳士华与侄女早已开车在车站等候。见面的那一瞬间,两人激动的心情令许多在场的人动容。当天晚上,两人谁也没有睡意,一会儿流泪,一会儿欢笑,两人促膝谈到天明。
第二天,老首长及其家人带着小冉夫妇,参观了周恩来总理纪念堂、读书处,参观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参观了吴承恩、关天涪的旧居等。
在老首长家住了三天后,小冉夫妇于13日离开淮安。离开时,老首长岳士华为小冉夫妇买好了回程车票,说什么也不要小冉付车费,并与家人一起将小冉夫妇送上火车。小冉夫妇带着老首长的殷切嘱咐踏上归程。
战友家生变故,成了首长唯一难解心结
小冉走后,老首长岳士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能使我失联几十年的战友重逢,是那位未曾谋面的县委书记,不是他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战友重逢只能是一句空话。”想到这里,岳士华再一次上网找到了“县委书记信箱”,含着热泪,写了一封他对咸丰人民,对县委书记的感谢信。
老首长岳士华与他的咸丰籍战士冉瑞慈失而复联后,每逢重要节日两人都要通过电话互致问候。小冉还多次在电话里邀请老首长来咸丰故地重游。八一前夕,老首长如约而至,来到了他阔别已久的咸丰这块热土,来到了他们曾经在部队朝夕相处多年的战士中间。
到达咸丰的当晚,老首长与小冉一直谈到了深夜。他们谈到了人生,谈到了咸丰这些年的变化,谈到由老首长接去部队接受锻炼的战友们复员后的发展情况,谈得最多的是小冉的家庭情况。
小冉夫妇到淮安看望老首长回到咸丰后不久,家庭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妻子黄宝珍患上了子宫癌,经过手术,癌症得到了治疗。不久,妻子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女儿冉美燕先是在外打工,后回到咸丰开出租车,在一次出车中发生抢劫被歹徒残忍地杀害,其儿子当时才四岁;父亲因患白血病、母亲患喉癌以及年仅46岁的二弟因心脏病先后在2013年前后不幸去世……
对小冉家庭发生的不幸,老首长在这次来咸丰之前就有所了解。当天晚上,当他们交谈中再次谈起这些不幸的事时,老首长叮嘱小冉:“人生中的不幸总是难免的,你才60多岁,一定要鼓起生活的勇气!”晚上,小冉还把自己在城里工作的儿子叫来,与老首长合影留念。当晚,老首长还与小冉的儿子冉崇安谈了许多人生话题。
就在老首长来咸丰的第二天,小冉家里请人插秧,已备好酒菜,请好了帮忙插秧的人。“老首长来了,再忙也得陪陪。”于是,接到老首长的电话后,家住清坪镇八斗箩村三组的冉瑞慈二话没说,就把请的帮忙插秧的人退了,进城陪老首长上了坪坝营,游玩了咸丰县城……
在咸丰游玩了两天之后,老首长一行就要踏上归程。这天天刚亮,小冉早早来到首长下榻的宾馆,为首长送行。临别时,老首长紧紧握住小冉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把家庭好好规划一下,多多保重身体!农闲了多出去走走。”而小冉则紧紧握住老首长的手,怎么也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流着泪。
“岳参谋要回去了,再合个影吧!”小冉离别时只提出这个小小的要求。
来源:咸丰新闻网
(责任编辑 郜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