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坐动车到利川只要81.5元,1.5个小时,温度就从重庆的40度降到20度左右,我将介绍更多重庆朋友到利川避暑。”7月31日,“V看利川30年暨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利川行”的腾讯大渝网旅游频道主编于蓓蓓恋恋不舍返程。
于蓓蓓早前看过利川籍作家野夫的小说《1980年代的爱情》。故事主人翁小关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鄂西利川县一个土家族山寨工作,偶遇了自己的 中学初恋丽雯,两人再续了一回纠葛虐心的爱恋。最终,以小关回城作结。时隔多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两人再次邂逅,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之后,两人终于无法抑制深藏在内心多年的暗涌。而小关在最终 明白丽雯对自己的深情后,将再也无处安放剩下的余生……
那唯美的故事情节给于蓓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几年,利川民宿旅游风生水起,许多重庆市民来到利川避暑。于蓓蓓早想到利川跟着《1980年代的爱情》去旅行。
图一
29日晚,“V看利川30年暨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利川行”采风团夜宿白鹊山村。在村里的草坪上,《1980年代的爱情》同名电影勾起了采访团很多大咖们的回忆(图一)。
图二
30日,采风团又来到《1980年代的爱情》取景地忠路镇老屋基体验(图二)。走在这条老街上,有一种时光穿梭的错觉。当地市民还保留着老式的生活习惯和朴实善良的淳朴民风。
清乾隆初年,马姓、黄姓、覃姓土著在此依地势造房安居形成街坊,后几次失火烧毁,当地人在老地基上建起新房,屡烧屡建,老屋基因此得名。直到今天,在这里还流传着一条对联“老屋基,基屋老,基老屋不到”,听说一直没有合适的下联。
老屋基老街有着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沿街修建的木制吊脚楼和青石板人行道至今保存完好,并于2014年纳入全国第二批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单位名录; 老屋基老街也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作为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原著发生地和拍摄地,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参观,其中不乏著名的香港传媒人、时事评论员杨锦麟先生;老屋基也有着红色革命历史,共和国元帅贺龙曾驻留老屋基,为忠路乃至利川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今年,老屋基村被列为全市11个重点民宿村之一打造。目前,老街里的民宿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
忠路镇围绕“挖掘一条传统老街,一部爱情电影,一座秀丽寨子,一条古盐道”这一发展定位,着力推进民宿旅游示范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民宿旅游品 位,共发展打造民宿旅游示范户70家。借助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的热播,寨公寨母的神奇传说,合力新农村的田园风光,古盐大路的历史沧桑,忠路镇吸引了无数客人。
“在利川,处处有爱情故事。”在利川采风的4天时间,不少大咖感叹。
采风团在恒温14度的亚洲第一大溶洞——腾龙洞里,感受其雄、险、奇、幽、绝,并观看了激光秀《腾空飞天》及《夷水丽川》歌舞演出。节目展示了 土家女儿会、对歌、摆手舞、哭嫁、西兰卡普、肉连响、上刀山、八宝铜铃舞、茅古斯、草把龙、六口茶、龙船调等代表性土家族、苗族民间艺术。
这些节目很多展示了土苗儿女的爱情故事。互动节目中,采风团一名成员还“有幸”扮演了新郎(图三)。
图三
图四
“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我就来推你嘛!”28日晚,采风团的成员在耍乐堂扮演了妹娃和艄公,直呼过瘾(图四)。31日,采风团又来到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利川市柏杨坝镇,听原生态的民歌,吃农家饭(图五)。
《龙船调》积累了当地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集中而风情万种地表现了土家么妹儿的娇羞、妩媚,秀才的酸腐、挑逗以及驼背艄公的幽默、野性。
长期致力旅游研究的于蓓蓓说:“这里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原生态的故事,不虚此行!”她希望利川打好生态环境牌,将旅游注入更多文化内涵。
来源:中国利川网 记者吴向海 实习生段乾芳 祝柠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