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教授利川教徒弟:新闻是玩出来的,该转型啦!

2016-07-30 12:04  

(图片源自网络)

7月27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刘学博士与湖北经济学院胡远珍教授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这一议题在利川传媒大楼进行了一场学术讲座。参与 单位有利川新闻中心、利川电视台、互联网协会部分成员单位、湖北艄公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市直单位及乡镇部分优秀通讯员。

胡远珍教授:新闻报道为什么要转型?

首先,与传统的纸媒相比,在新媒介融合下的不同媒介平台对于新闻产品有不同的需求;

其次,传统纸媒的记者从新闻报道任务,到新闻采集的技术手段和新闻产品都是相对单一的;原有的媒体集团传统的报业集团的各个媒体都是自成一体,拥有自己独立的记者、编辑队伍,新闻运作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基本上以单一媒介为单位平行、封闭进行。

刘学博士:新媒体是玩出来的?

刘教授提到转型的发展并不是来自外界的压力,而是来源于从业者内在的喜好,新媒体都是玩儿出来的,比如:facebook,当时facebook的成立就 是当时一群年轻人为了联系,娱乐而建立起来的,后来玩的人越来越多,facebook也就越来越火,办得越来越好,苹果公司、新浪能做得如此之大,如此之 好,也源于一群爱玩的人。

要想做好新媒体,顺应时代潮流,必须要摒弃原本的规则,原本的工作模式。

受众怎样想,喜欢什么样的?首先要提供好的产品,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喜好,根据用户喜好进行个人推荐,与用户进行互动,这一点《纽约时报》就做得非常好, 它会把新闻进行分类,不是单纯的进行简单的编辑,而是要给每类新闻注以标签,比如美食,美食有很多种,清淡、麻辣、甜食、海鲜,都要配上相应的标签,再运 用大数据分析,推送给所需要的用户。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如何做好新闻报道呢?

首先,要重视受众的需求和兴趣,通过大数据调查,为阅读用户分类推荐。新闻报道要树立用户意识,变灌输为分享,强化互动功能;变俯视为平视,与受众平等对话;重视受众需求,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西方新闻界非常重视读者兴趣和猎奇心理,认为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其次,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但不能放弃应有的立场。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现在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但事实的真相反而难以辨别了。比如面对错综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新闻的真实性更需要坚守和强化。

最后,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加新闻的表现力。刘教授为在场的人员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拍摄出的新闻视频真实可感。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生产是融合式的、多形态、多终端的,实现了新闻全天候、全媒体、立体式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把丰富的数据资源整合起来,建立数据库,对 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更好地服务于新闻的生产,做数据新闻。

另外,新闻内容必须有全新的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要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新闻多样化传播,以满足用户多种体验的需求。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形式,不断创新技术,拓宽传播渠道,争取用户数量。

讲座结束后,听众有话说。

利川电视台台长、新闻中心主任吴林峰: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对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媒体抱团取暖成为了必然趋势。今天的讲课让媒体人更加明白我们所存在的面临的危机,我们要融合资源,在各个平台生产不同的内容,提升影响力的竞争力。

新闻中心傅小棠:今天,听了两位教授的讲课,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全世界新媒体发展的脉络,提醒我们要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产品、人才、技术、平台上进行深度融合,同时,也向我们传播了“转型首先要具有‘用户思维’,为用户提供好的产品及好的产品体验”这种观点。我想,下一步,如何培养全能型新闻工作者, 如何提高与群众的“互动性”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利川电视台古学锋:新媒体对传统模式冲击很大、广告费用逐年下降、传统媒体应有紧迫感;编排手法创新,线性报告、管理思维上的转型要以新媒体的姿态考虑发展思路,做好新媒体与电视台的融合。

自媒体艄公文化周章龙:打造让人熟知的平台很重要,思维观念需要拓展,增加学习机会。

东城办事处刘雅怡:“no play makes Jake a dull boy”,新媒体的产生是源于内在的喜好,而这种喜好是因为有玩的兴趣。应用新媒体、增强敏锐度、培养玩的兴趣是我分享东城的风土、人情、美景、故事的努力方向。

总工会主宣部牟丹:媒体力量很强大,传播速度相当快。对新闻的另一面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了,以前对新媒体比较陌生,不怎么了解,现在有了新的认知。听了刘教授的课,我得赶紧下载个微博玩玩。

来源:中国利川网 实习生 尹芳芳 段乾芳 祝柠

(责任编辑 朱晓涵)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